[晋朝] 《裴秀制图六体原则》
《裴秀制图六体原则》是中国古代地图制图学的奠基性理论,由西晋著名地理学家、政治家裴秀(224—271年)在《禹贡地域图》序言中提出。这一理论系统总结了汉代以来的制图经验,对后世中国乃至东亚地图学发展影响深远。时间 ► 2025-06-26 | 标签 ► 六体原则 | 历史人物 ► 利玛窦
[西周] 《尚书》中的西周政治文献
《尚书》作为中国最早的政史文献汇编,保存了西周时期重要的政治文献,反映了周初至春秋前期的政治制度、治国理念与社会形态。这些文献不仅承载着西周政治实践的原始记录,更蕴含着早期国家治理的核心逻辑。以下从多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政治文献 | 历史人物 ► 周公
[元朝] 阿里不哥争位记
阿里不哥争位记阿里不哥(1219—1266年)是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蒙哥的幼弟,也是忽必烈的同父异母弟。1259年蒙哥在攻打南宋钓鱼城时猝然去世,引发了蒙古汗位继承之争,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对抗成为这一历史转折点的核心事时间 ► 2025-06-2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阿里不哥
[五代十国]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解密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场景描绘了南唐官员韩熙载在家中举办夜宴的情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以下从多时间 ► 2025-06-23 | 标签 ► 夜宴图》 | 历史人物 ► 顾闳中
[汉朝] 枚乘《七发》谏吴王
枚乘《七发》谏吴王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枚乘是西汉初期著名的辞赋家,其代表作《七发》创作于汉文帝时期,针对的是吴王刘濞的谋反意图。这一作品在中国文学史和政治谏言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一、历史背景1. 吴王刘濞时间 ► 2025-06-2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枚乘
[五代十国] 《花间集》的文坛影响力
《花间集》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订于广政三年(940年),其文坛影响力深远且多层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奠定词体文学地位 《花间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等18位词人的500首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花间集》 | 历史人物 ► 欧阳炯
[汉朝] 司马迁著《史记》
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约52万余字,记载了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公元前104年)的3000余年历史。其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多个领域,奠定了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史记 | 历史人物 ► 司马迁
[元朝] 郝经北国羁旅记
郝经《北国羁旅记》是元代著名学者、政治家郝经在出使南宋被扣留期间所撰写的一部重要笔记文献,记录了他被羁押16年(1260—1276)间的经历与思想。该文献既有历史实录价值,又蕴含深刻的政治文化内涵,以下从多个角度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郝经
[隋朝] 裴蕴刑法改革记
裴蕴是隋朝著名的司法官员,以刑法改革著称。他的改革措施在隋朝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完善法制、纠正前代弊端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裴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修订《开皇律》体系 裴蕴参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唐朝
[明朝] 施耐庵:明朝文学巨著《水浒传》的作者生平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年),名子安,字耐庵,号东都散人,江苏兴化人(一说浙江钱塘),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以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闻名于世。其生平因史料有限存在争议,但可通过零散记载与学术考证勾勒大致轮廓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水浒传》 | 历史人物 ► 施耐庵
宋朝秦观
五代十国李存勖
唐朝李辅国
隋朝高颎
南北朝萧宝卷
晋朝司马睿
三国张飞
汉朝苏武
秦朝王绾
春秋战国李牧
清朝和珅
明朝明朝
元朝八思巴
宋朝苏轼
五代十国王镕
唐朝唐玄宗
隋朝百济
南北朝宇文泰
晋朝陆机
三国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