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拾遗
► 本草拾遗个人资料 ► 本草拾遗历史事件 ► 本草拾遗历史百科陈藏器以为《神农本草经》遗逸尚多,故搜遗补缺,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编撰《本草拾遗》十卷(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首创中医方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等“十剂”分类法的第一人,言其“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又载“”可入药。原书今已佚,内容幸由《证类本草》收录得以传世。
明代李时珍评此书:“……其所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肤谫之士,不察其该详,惟诮其僻怪。宋人亦多删削。岂知天地品物无穷,古今隐显亦异,用舍有时,名称或变,岂可以一隅之见,而遽讥多闻哉。如辟虺雷、海马、胡豆之类,皆隐于昔而用于今;仰天皮、灯花、败扇之类,皆万家所用者。若非此书收载,何从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