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明朝 >> 崇祯

崇祯

► 崇祯个人资料 ► 崇祯历史事件 ► 崇祯历史百科

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7年。

朱由检于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 内阁拟定的年号为“乾圣”、“兴福”、“咸嘉”、“崇贞”,朱由检圈定“崇贞”,并改为“贞”为“祯”。一说呈上的四个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宁”、“崇贞”。次年(1628年)改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思宗自缢。李自成建立确立大顺,改年号为永昌;吴三桂则拥立朱慈烺为帝,改元义兴。

明朝灭亡之后,李氏朝鲜的士族出于反清情緖及小中华思想,在国中仍然使用崇祯年号,如崇祯纪元后八十三年(1710年)、崇祯后再癸丑(1733年)、崇祯纪元后四乙丑(1865年)等等,这被称作“崇祯纪元”。

持续时间: 1628 年 - 1644 年

上一位:蔡珽 | 下一位:崔圆

崇祯帝自缢煤山

明朝崇祯

崇祯帝自缢煤山是中国明朝灭亡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当时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在绝望中于

东林书院讲学兴盛(1600年代)

明朝崇祯

东林书院讲学的兴盛(1600年代)是晚明思想史上的重要现象,其背景与影响深刻反映了当时政治、社会及学术的转型。以下从多个层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

十三陵的建筑艺术

明朝崇祯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帝陵的杰出代表,集中体现了明代陵寝建筑的规制、风水理念与艺术成就。其建筑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风水布局与自然融合 十三

崇祯皇帝与明朝灭亡

明朝崇祯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1644年)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1627年即位时年仅16岁。他在位17年,面对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最终未能挽救明朝的覆亡。以下是关于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