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贾

[春秋战国] 屠岸贾

屠岸贾(gǔ),屠岸姓,名贾,在戏剧和民间传说中,屠岸贾一直是以一个大奸臣的面目出现的。元代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杂剧,影响深远,以后的许多剧种都据此编出了精品剧目,多年流传。屠岸贾也因此而成为老
► 屠岸贾个人资料 ► 屠岸贾历史事件 ► 屠岸贾历史百科

西施

[春秋战国]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 西施个人资料 ► 西施历史事件 ► 西施历史百科

魏无忌

[春秋战国] 魏无忌

魏无忌(?-前243年),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
► 魏无忌个人资料 ► 魏无忌历史事件 ► 魏无忌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鄂君启

鄂君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公子,楚王将他封在鄂地,称之为鄂君。1957年4月在安徽省寿县城南邱家花园出土的青铜铸造“鄂君启节”,就是楚王赐给鄂君启的节。杨宽《战国史》认为他是楚怀王的儿子鄂君子晳。《说苑·善
► 鄂君启个人资料 ► 鄂君启历史事件 ► 鄂君启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接子

接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学者,曹姓,接氏,真名失考,“接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曾受到齐宣王田辟疆的赏识,在稷下学宫与邹衍、驺奭、淳于髡、田骈齐名。
► 接子个人资料 ► 接子历史事件 ► 接子历史百科

豹尾

[春秋战国] 豹尾

豹尾一词从古至今有多种解释,现归纳总结六点释义,仅供参考1.豹的尾巴 2. 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 3. 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4. 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 5. 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6. 阴神名,“四
► 豹尾个人资料 ► 豹尾历史事件 ► 豹尾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列子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
► 列子个人资料 ► 列子历史事件 ► 列子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叔梁纥

叔梁纥(公元前622年--公元前549年),祖籍宋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父亲。70岁时生孔子。是周代诸侯国——宋国君主的后代。后来,流亡到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他人品
► 叔梁纥个人资料 ► 叔梁纥历史事件 ► 叔梁纥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公孙固

公孙固(?-前620年),子姓,名固,又称大司马固,是宋庄公的孙子,宋襄公的堂兄弟,宋国大司马
► 公孙固个人资料 ► 公孙固历史事件 ► 公孙固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司马穰苴

田穰苴(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名穰苴,春秋时代后期齐国的将军、大夫、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先祖为田完。田穰苴活跃于前6世纪末至前5世纪初,辅助齐景公(前547年—前490年在位),因官拜大司马,因此又被称为司
► 司马穰苴个人资料 ► 司马穰苴历史事件 ► 司马穰苴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赵朔

赵朔(生卒年不详):即赵庄子。嬴姓,赵氏,名朔,谥号为“庄”。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衰之孙、赵盾之子。其妻为晋成公之女赵庄姬(赵庄姬的称谓构成:夫氏+夫谥+姓。《史记·赵世家》记载其为晋成公之姊,并非事实,属
► 赵朔个人资料 ► 赵朔历史事件 ► 赵朔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寿梦

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1年),姬姓,名寿梦(一名乘),字熟姑,亦称攻卢王、吴兴王,吴侯仲雍十九世孙,吴侯去齐之子,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61年在位。公元前586年,吴侯去齐去世,寿梦继位
► 寿梦个人资料 ► 寿梦历史事件 ► 寿梦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杞梁

杞梁(?-前550)春秋时齐国大夫。一作杞殖。齐庄公四年(前550年),先伐卫、晋,回师袭莒。他与华还率少数甲士夜出隧险,突击至城郊。
► 杞梁个人资料 ► 杞梁历史事件 ► 杞梁历史百科

秦昭襄王

[春秋战国]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
► 秦昭襄王个人资料 ► 秦昭襄王历史事件 ► 秦昭襄王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赵章

赵章(?―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章,赵武灵王长子,赵惠文王异母兄,母韩氏。赵章原为太子,因赵武灵王宠幸吴娃,于是改立吴娃之子赵何为太子。但赵武灵王见赵章章失位,而且侍奉弟弟,于心不忍,一度想将赵
► 赵章个人资料 ► 赵章历史事件 ► 赵章历史百科

  • <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