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

► 崔浩个人资料 ► 崔浩历史事件 ► 崔浩历史百科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一说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曹魏司空崔林之后,北魏司空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崔......详情

[南北朝] 崔浩修史遭诛戮

崔浩是北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和史学家,出身清河崔氏,深受太武帝拓跋焘信任,官至司徒。他在北魏统一北方和汉化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因主持编纂国史《国记》引发“崔浩国史案”而被诛杀(450年)
时间 ► 2025-07-2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浩

[南北朝] 北魏崔浩国史之狱

北魏崔浩"国史之狱"是北朝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于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该事件以司徒崔浩主持编纂的国史《国记》引发争议为导火索,最终导致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北方士族集团遭受毁灭性打击。事件的直
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浩

[南北朝] 崔浩辅政遭族诛

崔浩辅政遭族诛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民族矛盾与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以下从背景、事件经过、深层原因及历史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背景与人物1. 崔浩的地位 崔浩出身清河崔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浩

[南北朝] 崔浩国史案之狱

崔浩国史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公元450年)的一起重大政治案件,涉及史官崔浩主持编纂的国史《国记》因内容触怒鲜卑贵族而引发的文字狱事件。此案不仅导致崔浩被诛杀,还牵连其家族及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浩

[南北朝] 北魏权臣崔浩

北魏权臣崔浩是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中的核心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和学者,出身北方士族清河崔氏。他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代权倾朝野,最终因触犯鲜卑贵族利益而被杀,成为南北朝政治斗争的典型案例。 一、家世与早期仕
时间 ► 2025-07-0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浩

[南北朝] 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

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424-452年)是南北朝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宗教镇压事件之一,其背后融合了政治、经济、民族冲突等多重因素。以下是基于史实的具体分析: 一、灭佛的直接导火索1. 盖吴起义的牵连 445年关中
时间 ► 2025-06-3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浩

[南北朝] 崔浩国史案引发惨案

崔浩国史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423—452年在位)发生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因汉人大臣崔浩主持编修国史引发鲜卑贵族激烈反弹,最终导致崔浩及其家族、姻亲、僚属被诛杀,牵连数千人,成为北魏前期汉化改革与鲜卑保
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浩

[南北朝] 北魏崔浩国史案

北魏崔浩国史案是南北朝时期的一场重大政治冤狱,发生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此案因司徒崔浩主持编修国史引发,最终导致崔浩被诛族,牵连数千人。案件折射出北魏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之间的矛盾,
时间 ► 2025-06-21 | 标签 ► 史案 | 历史人物 ► 崔浩

[南北朝] 北魏太武灭佛案

北魏太武灭佛案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423—452年)发动的大规模宗教迫害事件,发生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是佛教史上"三武一宗灭佛"之首。其背景、经过及影响如下: 一、背景与原因1. 政治因素: 太武
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佛案 | 历史人物 ► 崔浩

[南北朝] 北魏权臣的传奇人生——崔浩的历史地位

北魏权臣崔浩是南北朝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人物之一,其历史地位可从以下多维度分析: 一、政治成就1. 三朝辅政:历仕道武、明元、太武三帝,主导北魏汉化改革核心政策,创"大人制"改部落联盟为郡县制,建立中书省中
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崔浩 | 历史人物 ► 崔浩

  • 1
  • 2
  • 3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