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鲁花赤

► 达鲁花赤个人资料 ► 达鲁花赤历史事件 ► 达鲁花赤历史百科

达鲁花赤(蒙古语:ᠳᠠᠷᠦᠭᠠᠼᠢ,鲍培转写:Daruγači),一作“达噜噶齐”,是蒙古语,意为“掌印者”,是蒙古帝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职官称谓,与它同源的有另一字答鲁合剌秃孩,意谓“提调”,另有宣差,持节之意。

达鲁花赤最初为成吉思汗所设,曾广泛通行于蒙古帝国和元朝。达鲁花赤原意为“掌印者”,后来成为长官或首长的通称。在元朝的各级地方政府里面,均设有达鲁花赤一职,掌握地方行政和军事实权,是地方各级的最高长官。在元朝中央政府里面,也有某些部门设置达鲁花赤官职。达鲁花赤一般必须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这种做法被认为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差别待遇色彩。但是,也有其他民族的人担任达鲁花赤的记载。在金帐汗国,他们与八思哈有关,但有不同。

明朝以后,达鲁花赤官职被废除。

上一位:东宁府 | 下一位:大非川之战

高丽臣服元宗主国

元朝达鲁花赤

高丽与元朝的宗藩关系是13至14世纪东亚政治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演变涉及军事征服、政治联姻、经济管控和文化渗透等多维度互动。以下是基于史实

诗人萨都剌

元朝达鲁花赤

萨都剌(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元代著名诗人、词人、画家,回族(一说为色目人),祖籍西域答失蛮氏(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后定居雁门

贯云石散曲宗师

元朝达鲁花赤

贯云石(1286—1324),本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芦花道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文学家,与徐再思(号甜斋)并称“酸甜二斋”,是元代散曲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