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

► 合纵个人资料 ► 合纵历史事件 ► 合纵历史百科

合纵是指中国春秋时期及战国时期的一种外交及军事策略,将战国时天下化为棋局,南北纵向诸个国家合作,抵挡西边秦国的东向发展称为合纵。战略上即使倡议诸国组成被动的联合防御阵线,依然不是长远有效的方式。同时各国间存在着历史的矛盾,携手联手防御简直是空谈。合纵最主要的战略创新则是从联合抗秦,提升到合作攻秦灭秦。在合纵抗秦基础建立后,亦有合纵灭齐之举。

最后被连横所破解。当时战国七雄中以秦国实力最强,严重威胁山东六国的生存。一共有四次合纵攻秦战争,第一次为公孙衍倡导、楚怀王主盟的楚魏韩赵燕五国攻秦之战(前318年),第二次为孟尝君倡导、齐湣王主盟的齐魏韩三国攻秦之战(前296年),第三次为信陵君倡导的魏赵楚韩燕五国攻秦之战(前247年),第四次是赵国将军庞煖倡导的赵楚燕魏四国攻秦之战(前241年)。

合纵并不一定针对秦国: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苏秦劝齐湣王放弃帝号。前287年,赵国李兑齐国苏秦倡导齐...

上一位:湟州 | 下一位:胡姆丹

合纵连横战国外交策略大比拼

春秋战国合纵

合纵连横:战国时期外交策略的激烈博弈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七雄争霸,各国为求生存与发展,展开了一系列复杂的外交策略较量,其中"合纵"与

齐楚争霸棋逢对手

春秋战国合纵

齐楚争霸是春秋时期两大强国齐国与楚国长期对抗的重要历史阶段,双方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展开激烈角逐,展现了春秋争霸的典型特征。 一、历史背景

合纵连横纵横术

春秋战国合纵

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提出的外交军事策略,核心是通过结盟或离间来制衡强国,最终服务于政治目标。这一策略深刻影响了战国七

合纵连横外交博弈

春秋战国合纵

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两大经典外交策略,由纵横家推动,核心目标是打破大国霸权或巩固自身优势。这一时期的外交博弈深刻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