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1004年-1007年)是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景”代表“大”,用来指皇帝的基业,如“景业”就是“帝王大业”,“德”是指“仁德”。景德的意思综合来说就是君主的宽厚仁德。[原创研究?]中国以瓷......详情
[宋朝] 《宋代景德镇瓷器艺术》
宋代景德镇瓷器艺术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高峰,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审美和深远的影响闻名于世。景德镇在宋代(960—1279年)虽尚未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元代以后才确立),但其瓷业已崭露头角,为后来的辉煌奠定了基时间 ► 2025-07-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景德
[宋朝] 《南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南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是一个涉及南宋时期(1127-1279年)中国海上贸易、外交与文化传播的重要课题。南宋因北方领土丧失给金朝,经济重心南移,被迫更加依赖海上贸易,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这一时期的海上贸易时间 ► 2025-07-2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景德
[明朝] 明代景德镇瓷器兴盛
明代景德镇瓷器的兴盛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高峰,其繁荣与明代的政策、技术和全球贸易需求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方面分析其兴盛原因及特点:1. 官方重视与制度保障 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瓷器 | 历史人物 ► 景德
[明朝] 明代景德镇瓷器发展
明代景德镇瓷器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艺术成就与生产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世界瓷器制造的中心。以下是明代景德镇瓷器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历史脉络:1. 官窑制度的完善与“御器厂”的设立 洪武二时间 ► 2025-07-13 | 标签 ► 景德镇瓷器 | 历史人物 ► 景德
[宋朝] 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发展
两宋时期(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达到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高峰。这一时期的海洋贸易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还推动了科技、文化和技术交流,对东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景德
[宋朝] 宋代科举制度演变史
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演变过程反映了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以下是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演变历程及特征:1. 分科取士的完善 宋代延续唐代分科取士传统,但科目设置更为精简,以进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科举制度 | 历史人物 ► 景德
[明朝] 明代瓷器与景德镇
明代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顶峰之一,景德镇作为这一时期的核心产区,推动了瓷器技术的革新与美学的发展。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种类及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景德镇在明代的地位1. 官窑制度的完善 明洪时间 ► 2025-06-15 | 标签 ► 瓷器 | 历史人物 ► 景德
[宋朝] 南宋海上丝路探微
南宋海上丝绸之路探微南宋时期(1127-1279年)的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荣,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海上贸易网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港口体系的完善1. 明州(今宁波)、泉时间 ► 2025-06-0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景德
[宋朝] 宋代漆器工艺特色
宋代漆器工艺在中国漆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特色体现在技术、审美与社会经济背景的深度融合上,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胎骨工艺的革新 宋代漆器以轻薄的木胎为主(如樟木、楠木),并发展出“夹纻胎”(时间 ► 2025-06-0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景德
[晋朝] 晋朝瓷器制作与瓷器艺术研究
晋朝瓷器制作与瓷器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瓷器技术的发展为后世青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关于晋朝瓷器制作与艺术的多角度分析: 一、制作技术与窑口分布1. 越窑的崛起:晋代以浙江时间 ► 2025-05-28 | 标签 ► 瓷器制作 | 历史人物 ► 景德
五代十国柴荣
唐朝李白
隋朝展子虔
南北朝王导
晋朝王敦
三国刘备
汉朝刘弘
秦朝秦始皇
春秋战国孔子
西周申侯
隋朝高颎
南北朝苏绰
晋朝司马睿
三国曹操
汉朝刘协
秦朝韩信
春秋战国范蠡
西周许文叔
夏商祖乙
清朝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