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清朝 >> 清朝

清朝

► 清朝个人资料 ► 清朝历史事件 ► 清朝历史百科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国号为大清国(满语:ᡩᠠᡳ᠌ᠴᡳᠩ
ᡤᡠᡵᡠᠨ
,穆麟德:daicing gurun,太清:daiqing gurun),对外自称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由满人建立的一个帝国、也是最后一个专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其最早前身为1616年努尔哈赤在满洲建立的后金,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改定国号为“大清”,1644年藉协助明朝军队平定民变的名义进军中国本土,彻底消灭明朝后统治整个中国,直至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结束。

创立时间: 1616年2月17日

君主: 12

国君姓氏: 爱新觉罗

宗教: 佛教|儒教|道教|中国民间信仰|萨满教|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

常用语: 近代汉语|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等

清朝坐标: 39°54′N 116°23′E

灭亡时间: 1912年02月12日

语言: 满语

通币: 清朝货币(大清宝钞|方孔钱等)

面积: 约1760年 1315万平方公里、约1790年 1470万平方公里(含

上一位:乾隆帝 | 下一位:丘处机

李自成与清朝的建立

清朝清朝

李自成与清朝的建立是中国明末清初历史转折的关键环节,两者交织于农民起义、王朝更迭与民族政权交替的复杂背景下。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李自

清朝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清朝清朝

清代农业经济发展在继承明制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生产格局。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终结,其农业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清朝经济繁荣与衰落原因剖析

清朝清朝

清朝经济繁荣与衰落的原因可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外部环境等多维度分析,其兴衰历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繁荣时期(康雍乾盛世)的经济驱动因

清朝皇室婚姻制度

清朝清朝

清朝皇室婚姻制度以维护满族特权、巩固政权为核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民族性特征,主要特点如下: 一、政治联姻的主导性1. 满蒙联姻 清朝入关前便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