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统天历
《统天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南宋杨忠辅编纂,属于阴阳历。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施行。《统天历》计算出1太阳年为365.2425日,1朔望月为29.530594日。与公历的1太阳年的数値相同。 ► 统天历个人资料 ► 统天历历史事件 ► 统天历历史百科
[南北朝] 蔡景历
蔡景历(519年-578年)陈书家。字茂世,济阳考城(今之河南)人,官度支尚书,重赠侍中中抚军将军,谥忠敬。工草隶,.陈武帝素闻其名,以书要之。景历对使答书,笔不停辍,帝甚欣赏。书迹末见。 蔡景历,字茂世,济阳考 ► 蔡景历个人资料 ► 蔡景历历史事件 ► 蔡景历历史百科
[唐朝] 五纪历
《五纪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唐朝郭献之编纂,属于阴阳历。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施行,只是对《大衍历》稍作修改。兴元元年(784年)改用正元历法。日本在858年—861年的4年间,《五纪历》与《大衍历》并用。 ► 五纪历个人资料 ► 五纪历历史事件 ► 五纪历历史百科
[秦朝] 颛顼历
颛顼历采用十九年七闰法,1太阳年 365 1 4 {\displaystyle 365{\frac {1}{4}}} 日(=365.25日)(四分法)、1朔望月 29 499 940 {\displaystyle 29{\frac {499}{940}}} 日(≒29.53086日)。秦以冬十月为岁首(一年之始),轮至九月为年末。岁首十月即等 ► 颛顼历个人资料 ► 颛顼历历史事件 ► 颛顼历历史百科
[宋朝] 崇天历
《崇天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北宋使用的第五部历法,属于阴阳历。 宋仁宗、刘太后命学者楚衍与历官宋行古在天章阁主持修制,天圣元年(1023年)修成,天圣二年(1024年)颁布施行。回归年(岁实)为365.2446日,朔望月( ► 崇天历个人资料 ► 崇天历历史事件 ► 崇天历历史百科
[三国] 乾象历
《乾象历》是中国古代历法,东汉末年刘洪编纂,属于阴阳历。三国东吴孙权黄武二年正月(223年)施行,直到天纪四年(280年)东吴灭亡。采十九年七闰法,1太阳年= 365 145 589 {\displaystyle 365{\frac {145}{589}}} 日(≒365.2462日)、1 ► 乾象历个人资料 ► 乾象历历史事件 ► 乾象历历史百科
[唐朝] 宣明历
《宣明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属于阴阳历。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施行,全称长庆宣明历。景福元年(892年),被《崇玄历》取代。在日本贞观四年正月初一日(862年2月3日)取代《大衍历》、《五纪历》,到贞享元年十二月 ► 宣明历个人资料 ► 宣明历历史事件 ► 宣明历历史百科
[唐朝] 正元历
《正元历》是中国古代历法。 唐朝《宝应五纪历》在唐德宗时,气朔加时稍后于天象,推测星度和《大衍历》差率很大。司天徐承嗣和夏官杨景风在唐德宗的命令下,以《麟德历》、《大衍历》为基础,制定新历法。上元七曜 ► 正元历个人资料 ► 正元历历史事件 ► 正元历历史百科
[宋朝] 应天历
应天历是中国北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四月颁行的历法。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五月,宋太祖下诏令司天少监王处讷等人主持编纂新历,以代替当时沿用自后周的《钦天历》。建隆四年(963年)四月,新历编成,共六卷,宋太祖赐 ► 应天历个人资料 ► 应天历历史事件 ► 应天历历史百科
[元朝] 重修大明历
《重修大明历》是中国古代历法,金朝赵知微制订。天会五年(1127年),司天杨级造《大明历》,后来占候渐差,金世宗命司天监赵知微重修《大明历》,大定十一年(1171年)历成。赵知微重修在计算太阳运动中已经用到等间 ► 重修大明历个人资料 ► 重修大明历历史事件 ► 重修大明历历史百科
南北朝鲜卑
晋朝汉族
三国秦岭
汉朝汉武帝
秦朝秦朝
春秋战国鬼谷子
西周周文
夏商
清朝乾隆
明朝隆庆开关
宋朝宋朝
五代十国唐朝
唐朝武则天
隋朝史进
南北朝陶弘景
晋朝王导
三国传奇
汉朝班固
春秋战国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