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唐朝
李子通

[唐朝] 李子通

李子通(?―622年),东海丞县(今山东枣庄南)人,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最初参加长白山(今章丘东北)左才相部起义军,因待人宽厚,人多归附。后遭左才相猜忌,于是率众南渡淮水与杜伏威合兵。不久又与杜伏
► 李子通个人资料 ► 李子通历史事件 ► 李子通历史百科

李旦

[唐朝] 李旦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初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他一生两度登基,二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云元年至
► 李旦个人资料 ► 李旦历史事件 ► 李旦历史百科

李适之

[唐朝] 李适之

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
► 李适之个人资料 ► 李适之历史事件 ► 李适之历史百科

[唐朝] 江夏郡

江夏郡,中国古郡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
► 江夏郡个人资料 ► 江夏郡历史事件 ► 江夏郡历史百科

[唐朝] 安重诲

安重诲(?-931年),应州(在今山西省应县)人。五代时后唐大臣。祖先是北方的豪长。少时追随李嗣源,即后唐明宗。安重诲随从李嗣源四处征战,颇为嗣源亲信。李嗣源在926年即位为帝时,重诲因拥戴之功,历仕左领军卫
► 安重诲个人资料 ► 安重诲历史事件 ► 安重诲历史百科

[唐朝] 长城县

长城县为一中国古代县名。春秋吴越争霸时期(前514—前495年),吴王阖闾派弟夫概在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雉城东南两里处筑城,作为夫概王邑。因城狭长,故名“长城”。
► 长城县个人资料 ► 长城县历史事件 ► 长城县历史百科

[唐朝] 少康大师

释少康(?-805年),俗姓周,缙云仙都山人,为净土宗五祖。 性别: 男性 死亡时间: 805 年
► 少康大师个人资料 ► 少康大师历史事件 ► 少康大师历史百科

[唐朝] 南泉普愿

南泉普愿禅师(公元748年-834年),唐代著名禅宗大师,洪州宗马祖道一大师法嗣。 传人: 赵州从谂、长沙景岑、子湖利踪、昙照、西堂智藏 出生地点: 唐朝郑州新郑 出生时间: 748 年 头衔: 南泉古佛 宗派: 禅宗 居住地: 安徽省
► 南泉普愿个人资料 ► 南泉普愿历史事件 ► 南泉普愿历史百科

[唐朝] 萧颖士

萧颖士(707年-75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南朝梁鄱阳王萧恢的七世孙。四岁能文,十岁补太学生。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进士,对策第一,天宝初年,补秘书正字。自恃才华,
► 萧颖士个人资料 ► 萧颖士历史事件 ► 萧颖士历史百科

[唐朝] 宁亲公主

宁亲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六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第八女。她的生母元献皇后杨氏。初封兴信公主,开元十六年(728年)徙封宁亲公主,获实封五百户,嫁给宰相张说的次子张垍。开元十八年(730年)四月初八日,唐玄
► 宁亲公主个人资料 ► 宁亲公主历史事件 ► 宁亲公主历史百科

[唐朝] 白苏伐叠

白苏伐叠(Swanata),龟兹国王,号时健莫贺俟利发。白苏伐勃?之子。贞观四年(630年)向唐朝献马,唐太宗赐玺书,抚慰加等。后来臣服西突厥。郭孝恪伐焉耆,遣兵援助焉耆,自是不再向唐朝朝贡。苏伐叠死后,弟白诃黎布
► 白苏伐叠个人资料 ► 白苏伐叠历史事件 ► 白苏伐叠历史百科

[唐朝] 白马啸西风

《白马啸西风》,金庸的中篇武侠小说,描写了哈萨克人和汉人之间的情仇,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文秀的汉族姑娘,父母因带着高昌地图被强盗追迫而死,单独留下李文秀在哈萨克族中被旅居大漠的汉人计老人抚养长大。 《白
► 白马啸西风个人资料 ► 白马啸西风历史事件 ► 白马啸西风历史百科

[唐朝] 欧阳通

欧阳通(公元625~公元691)唐代大臣、书法家。字通师,汉族,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子。早孤,母徐教以父书。初拜兰台郎,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为相,因反武承嗣为
► 欧阳通个人资料 ► 欧阳通历史事件 ► 欧阳通历史百科

[唐朝] 初唐四大家

初唐四家是中国唐朝初期给予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和褚遂良四位书法家的合称,四人均以楷书见称。当时他们四人受到了唐太宗大力推广书法下所影响而成的。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没有包括
► 初唐四大家个人资料 ► 初唐四大家历史事件 ► 初唐四大家历史百科

[唐朝]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The Longmen Grottoes)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
► 龙门石窟个人资料 ► 龙门石窟历史事件 ► 龙门石窟历史百科

  • <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