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

► 乌台诗案个人资料 ► 乌台诗案历史事件 ► 乌台诗案历史百科

乌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为苏轼政治生涯重大转折,几至于死亡,后经力保,改谪黄州团练副使安置。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事件结果: 后因

伤亡与损失: 平日与苏轼往来者,如曾巩、李清臣、张方平黄庭坚范镇司马光等29人亦遭处分。张方平、司马光和范镇罚红铜三十斤,其余各罚红铜二十斤。乌台诗案于同年12月结束

发生地区: 北宋时期

发生时间: 1079年

地理位置: 商丘、开封

领导者: 御史何正臣、御史

上一位:吴兢 | 下一位:王举正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

宋朝乌台诗案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是北宋政治与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涉及党争、文字狱及士人命运的交织。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事件背景与起因 - 政治环

苏轼乌台诗案

宋朝乌台诗案

苏轼乌台诗案是中国北宋时期一起著名的文字狱事件,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因苏轼的诗文被指控"讥讽朝政"而引发。以下是关于此案的详细分析:1. 事件

苏东坡流放之路的历史与文学成就

宋朝乌台诗案

苏东坡,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其人生经历丰富而多彩,尤其是在他的流放之路,不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记,也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故事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