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

► 逸周书个人资料 ► 逸周书历史事件 ► 逸周书历史百科

逸周书》又名《周书》、《周志》、《汲冢周书》,中国先秦史籍。《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于六艺,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别史类。

关于其来历,东汉蔡邕认为《逸周书》的作者是周公。有人认为是在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发自汲冢,但《汉书·艺文志》中已提到《逸周书》,现代学者推断今本《逸周书》是由晋人将汉代流传的《逸周书》同汲冢中出土的《周书》汇编而成。今本10卷,正文70篇,11篇有目无文。该书记录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和景王时代的历史事件。

其书最早见于许慎《说文》,《汉书·艺文志》称之为周书。谢墉为抱经堂本作序所说,“‘周书’本以总名一代之书,犹之‘商书’、‘夏书’也。”由于《尚书》中已有《周书》,把《汉志》著录的《周书》七十一篇改称《逸周书》,是比较方便的。今传本《逸周书》末有序,列举七十篇标题,加上序本身,恰合七十一篇之数。蔡邕《明堂月令论》云“《周书》七十篇...

上一位:永州八记 | 下一位:严诚

霍叔处贬为庶人

西周逸周书

霍叔处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初受封于霍国(今山西霍州),为姬姓诸侯。关于他被贬为庶人的记载主要见于《史记·管蔡世家》,但需要结合先秦史料

女娲与西周宗教文化探究

西周逸周书

女娲与西周宗教文化的关联是上古神话与周代信仰体系交织的复杂议题。结合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究:一、女娲神话的源流与西周宗

西周粮食储存与分配

西周逸周书

西周时期的粮食储存与分配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体现了早期农耕文明的制度化和等级化特征。以下从技术、制度和社会层面展开分析:一、仓储体

西周天文历法的进步

西周逸周书

西周时期(约前1046—前771年)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