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杜甫 - 诗圣

朝代:唐朝 | 时间:2024-04-14 | 阅读:4967次
历史人物 ►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精雕细琢,抒发感慨,反映时代变革,如“百代可传”的《将进酒》、反映农民起义的《登高》、感慨国破家亡的《春望》等,他的诗歌风格纯正、大气磅礴,深刻描绘了唐朝晚期的风貌和社会现实。被誉为“诗圣”。

杜甫 - 诗圣

杜甫生于唐肃宗开元十年(712年)的河南巩县。家境优越,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写诗受到程张二李等名士的赞赏,参加了邛州的进士考试,但不幸未中。唐玄宗时,他曾在太子李建成的幕府担任过官职,后被贬为岷州司功参军。他以倚竹为业,笔耕不辍,深怀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情怀,以天下为己任,从事社会救济,著作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多为抒情诗和咏史诗。他以笔触生动、形象逼真而闻名。他的《将进酒》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由“君不见”开头,描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生命的珍爱,表现出了他坚韧不拔的个性和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的精神。同时,这首诗也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辞藻豪迈,情感深厚,被誉为“中国文学第一长篇”。

除了《将进酒》,杜甫的许多诗作也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春望》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描述了唐朝政治败坏、社会动荡的百态,表达了杜甫的爱国和反抗不平等的呼声。《登高》则写了唐朝农民起义王仙芝和他的儿子在奋斗中所表现出的义气和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国家前途的美好希望。

总之,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情感丰富、风格独具,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诗圣”。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朝魏征 | 下一篇:李景遂: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将领

唐朝设立科举制

唐朝唐朝

唐朝科举制的设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要改革,对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发展可追溯至隋朝,但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和内容。 1. 制度

李辅国擅权干政

唐朝李辅国

李辅国是唐肃宗、唐代宗时期著名的宦官权臣,其擅权干政是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典型案例,对唐朝政治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其擅权过程的详细

唐宪宗平定淮西

唐朝唐宪宗

唐宪宗平定淮西是唐朝中晚期中央政权削藩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元和十二年(817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长期割据,对抗朝廷,宪宗在李愬等将领的辅佐下最终

李贺诗鬼奇才

唐朝李贺

李贺作为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以其诡谲奇绝的诗风和"诗鬼"的称号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创作与短暂人生(790-816)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篇章之一

杜甫的乱世悲歌

唐朝杜甫

杜甫的乱世悲歌:盛唐崩塌下的诗史镜像 杜甫(712—770)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史诗气质的诗人,其诗作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他

杜甫诗史写尽沧桑

唐朝杜甫

杜甫被誉为“诗史”,其作品真实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沧桑,具有极高的文学与史料价值。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一、杜甫诗歌的"史诗"特质1. 编年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