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玄武门事变发生

朝代:唐朝 | 时间:2024-04-21 | 阅读:2926次
历史人物 ► 萧瑀

玄武门事变是指公元684年6月30日,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太子李建成与次子、随国公李元吉率领的一批兵马在玄武门发动叛乱,企图夺取皇位。这场叛乱被太宗亲自镇压,太子被废除,李元吉被诛杀,太宗掌握更加坚实的皇位。玄武门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唐朝进入中后期政治斗争、天下内乱的时期。

玄武门事变发生

玄武门事变的发生,与唐朝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唐朝初期实行开元盛世政策,文化艺术发展,社会繁荣,但在唐玄宗时期,唐朝的政治斗争不断加剧,社会上贫富分化严重,不平等现象严重,民间反抗倾向不断膨胀。

李建成是太宗的嫡长子,早年就被立为皇太子,曾任镇南军节度使。然而,李建成性格孤僻嫉妒,不善待臣下,甚至多次谋害有功将领。到了公元684年,李建成的嫡母武惠妃去世,太宗重新立妃子燕国公主为皇后,且打算改立年幼的三子萧俱转为太子,这让李建成和李元吉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恐慌,认为太孙萧瑀得到了太宗的偏爱,将来必然会排挤和危及自己的地位。

为了保住太子继承权,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决定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发动对太宗的叛乱。6月30日,李建成和李元吉率领士兵来到玄武门,宣布夺取国家大权,篡夺太宗的皇位。当时,太宗正在宣德门玩耍,得到报告后,迅速率兵进攻,杀了李元吉,将李建成废黜为庶人。太宗此举成功地消灭了玄武门之变,在政治上更加巩固了自己的皇位。

玄武门之变的影响非常深远。首先,太子一直是唐朝的王位继承者,玄武门之变让唐朝的皇位继承问题再次成为了政治焦点。其次,太宗的严惩以绝后患,高武功将虎贲卫立为新的军队和全局性军事组织,重整兵备,紧盯权自狂者,牢固巩固了皇权。第三,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后期政治斗争的开始,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唐代大臣的斗争从此继续,中央和地方势力的博弈日趋剧烈,导致唐朝君臣关系的破裂,从而不断加剧唐朝政局的不稳定和天下内乱的局面。

玄武门之变,既是唐朝政治斗争的转折点,也是唐朝进入中后期政治斗争、天下内乱的重要标志。唐朝的政治环境在玄武门事变后迅速恶化,统治者的政策走向变得越来越专制压抑,臣子反抗唐朝统治的倾向也不断普及,为唐朝后来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文章标签:

上一篇:陈稠率军突围被隋军击败 | 下一篇:张夫人:后周明宗的恩人,因嫉妒而导致范仲淹多次辞职

唐宪宗平定淮西

唐朝唐宪宗

唐宪宗平定淮西是唐朝中晚期中央政权削藩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元和十二年(817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长期割据,对抗朝廷,宪宗在李愬等将领的辅佐下最终

李贺诗鬼奇才

唐朝李贺

李贺作为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以其诡谲奇绝的诗风和"诗鬼"的称号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创作与短暂人生(790-816)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篇章之一

大唐名相姚崇

唐朝姚崇

大唐名相姚崇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位列“开元名相”之首,对“开元盛世”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生平与贡献展开分析: 一、生平与仕途

柳宗元革新文风

唐朝柳宗元

柳宗元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文风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反对骈俪文风,倡导古文实用主义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反对六朝以来盛行的浮艳骈

萧瑀入唐为名相

隋朝萧瑀

萧瑀入唐为名相 萧瑀(575—648),字时文,南朝梁宗室后裔,历经隋唐两朝,以其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作风成为唐初著名宰相。他的政治生涯体现了隋唐之际

萧瑀归唐前隋臣

隋朝萧瑀

萧瑀是隋唐之际的重要政治人物,出身兰陵萧氏,属南朝梁皇室后裔。其归唐前的经历与隋朝政治生态密切相关,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隋朝时期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