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甘延寿远征康居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8-02 | 阅读:9285次
历史人物 ► 呼韩邪单于

甘延寿远征康居是西汉时期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发生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由西域都护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联合发动。此次远征以诛灭北匈奴郅支单于为核心目标,展现了汉朝对西域的强硬政策与军事威慑力,以下是关键史实与分析:

甘延寿远征康居

一、背景与动因

1. 郅支单于的西迁与扩张

北匈奴郅支单于在漠北战败后西逃至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南部),联合康居王侵扰乌孙、大宛等西汉盟国,并杀害汉使谷吉,挑衅汉朝权威。

2. 汉朝的西域战略

汉廷为维护丝绸之路安全,亟需消除郅支单于的威胁。甘延寿与陈汤认为“夷狄畏服大种”,主张主动出击,提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的战略威慑。

二、军事行动过程

1. “矫制”出兵

甘延寿因病暂缓行动,陈汤假传圣旨调集西域诸国兵力(包括车师、屯田汉军)及匈奴降部,组成四万联军,甘延寿事后追认。

2. 战术部署

联军分兵两路:南越帕米尔攻大宛,北绕乌孙赤谷城,最终合围郅支城(今江布尔附近)。陈汤采用火攻、壕堑围困等战术,破城后斩杀郅支单于,俘获匈奴贵族千余人。

三、历史影响

1. 西域秩序重塑

此役终结了匈奴在西域的残余势力,促成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奠定“匈奴五单于争立”后的南北匈奴格局。

2. 汉廷争议与封赏

尽管战功显赫,甘延寿因“矫制”遭丞相匡衡弹劾,最终汉元帝权衡后封甘延寿为义成侯,陈汤为关内侯,凸显汉朝对边将“将在外”权限的矛盾态度。

3. 军事技术交流

战役中汉军使用机、冲车等攻城器械,推测吸收了中亚“重木城”防御工事技术,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军事文化交流。

四、延伸考证

康居的立场:部分学者认为康居贵族暗通汉军,因郅支单于反客为主的统治引发不满。

地理争议:郅支城位置有塔拉斯河说与怛逻斯说,近年哈萨克斯坦考古发现疑似城址的夯土遗迹。

《汉书》记载差异班固在《陈汤传》中突出陈汤决策作用,而《元帝纪》侧重甘延寿领导,可能反映东汉史官对“矫制”行为的取舍叙事。

甘延寿远征康居是汉帝国“以攻代守”边疆政策的典型案例,其“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宣言成为古代中国对外强硬态度的标志性表述。此次行动加速了西域都护体系的巩固,并为后来班超经营西域提供了范式。

文章标签:

上一篇:范睢远交近攻 | 下一篇:木牛流马运粮草

陈平六出奇计

汉朝陈平

陈平六出奇计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平为刘邦出谋划策的著名典故,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这六次奇计展现了陈平卓越的谋略才能和对人性、时局的深刻洞察,

汉明帝迎佛法入华

汉朝刘英

汉明帝迎佛法入华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原王朝的官方记载。根据《后汉书》《高僧传》等史料,这一事件发生在东汉

甘延寿远征康居

汉朝呼韩邪单于

甘延寿远征康居是西汉时期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发生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由西域都护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联合发动。此次远征以诛灭北匈奴郅支

桑弘羊理财兴汉

汉朝桑弘羊

桑弘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理财专家和经济改革家,他在汉武帝时期主导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改革,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桑弘羊的理财政策主要包

甘延寿远征康居

汉朝呼韩邪单于

甘延寿远征康居是西汉时期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发生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由西域都护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联合发动。此次远征以诛灭北匈奴郅支

汉宣帝安定边疆策

汉朝呼韩邪单于

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前74年—前49年)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边疆政策,史称“孝宣中兴”,其边疆战略兼具武力威慑与怀柔羁縻,形成了汉代边疆治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