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孙坚跨江击刘表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5-27 | 阅读:5789次
历史人物 ► 刘表

孙坚跨江击刘表

孙坚跨江击刘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发生于公元191年。孙坚作为袁术麾下的重要将领,率军进攻荆州牧刘表,意图扩大势力范围,但最终因战败身亡。以下是该事件的具体背景、经过及影响:

1. 背景

孙坚的崛起:孙坚早年参与平定黄巾起义,因战功被封为乌程侯。董卓乱政后,孙坚加入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并在阳人之战中击败董卓部将胡轸,威名大振。

袁术与刘表的对立:袁术占据南阳,与荆州牧刘表势力相邻。刘表在荆州推行稳定政策,招纳流民,发展经济,成为南方重要势力。袁术为扩张地盘,命孙坚进攻刘表。

2. 战役经过

孙坚渡江进攻:191年,孙坚率军从南阳南下,渡过汉水,直逼襄阳(刘表治所)。刘表派大将黄祖迎战,双方在樊城、邓县一带交战。

孙坚初战告捷:孙坚勇猛善战,击败黄祖,并乘胜追击,包围襄阳。

孙坚中伏身亡:在追击黄祖残部时,孙坚轻敌冒进,于岘山(今湖北襄阳南)遭遇伏兵,被乱箭射杀,年仅36岁。

3. 影响

孙氏势力的暂时衰落: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孙权年幼,部众由孙坚侄子孙贲统领,后依附袁术。直到孙策成年后,才重新崛起,奠定东吴基业。

刘表巩固荆州:此战使刘表稳定了荆州统治,成为汉末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之一。

袁术战略受挫:袁术失去孙坚这一得力战将,南下扩张的计划受阻,转而与曹操吕布等势力争夺中原。

4. 相关人物评价

孙坚:勇猛果敢,但缺乏战略远见,轻敌致败。

刘表:善于守成,重用蒯越蔡瑁等士族,稳定荆州。

黄祖:虽初战失利,但最终设伏成功,为刘表立下大功。

5. 历史意义

此战是汉末群雄割据的缩影,孙坚之死改变了南方势力格局,间接影响了日后三国鼎立的形成。若孙坚未早逝,孙氏集团可能更早成为独立势力,与曹操、刘备争雄。

孙坚跨江击刘表的故事也常见于《三国志》《后汉书》等史料,并在《三国演义》中被艺术加工,成为展现孙坚勇猛与悲剧色彩的重要篇章。

文章标签:

上一篇:黄巾起义撼汉廷 | 下一篇:王恭清谈误国政

刘禅蜀汉兴衰史

三国刘禅

刘禅(207-271年),字公嗣,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史称后主。其统治时期的蜀汉兴衰是三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下依据《三国志》等史料

祁山之战定蜀汉

三国蜀汉

祁山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完成"兴复汉室"战略目标而发动的一系列北伐战役中的重要军事行动。从建兴六年(228年)第一次北伐至建兴十二年(234年

魏延:蜀汉虎臣,边境守护者

三国蜀汉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以勇猛善战和戍边功绩著称。他早年跟随刘备入蜀,因战功累迁至牙门将军。刘备夺取汉中后,出人意料地任命魏延为汉中太

赤壁之战背后故事

三国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208年)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对抗曹操的关键战役,其背后蕴含复杂的历史背景与战略博弈,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实的详细分析: 1. 曹操

蒯越助刘表定荆州策

三国刘表

蒯越(?—214年)是东汉末年荆州名士,与其兄蒯良同为刘表谋士,在刘表初至荆州时提出的策略对稳定局势起到关键作用。以下是蒯越辅佐刘表定荆州的核心

刘表坐镇荆州

三国刘表

刘表(142—208年),字景升,东汉末年名士、军阀,鲁恭王刘余之后,位列“八俊”之一。公元190年任荆州刺史,后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坐镇荆州近二十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