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成化轶事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7-15 | 阅读:9297次历史人物 ► 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在位23年(1464—1487年),期间既有政治变革,又有宫廷轶事,部分事件因史料记载的模糊性而充满传奇色彩。
1. 幼年坎坷与太子废立
朱见深两岁被立为太子,但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其叔父朱祁钰(景泰帝)继位,他被废为沂王。1457年“夺门之变”后,父亲朱祁镇(明英宗)复位,他才重获太子之位。这段经历使他性格内向,依赖宦官与万贵妃。
2. 万贵妃的专宠
万贞儿(万贵妃)比朱见深大17岁,原为宫女,因抚养年幼的朱见深而产生深厚感情。朱见深即位后,万氏虽无皇后之名,却掌握后宫大权,甚至干预朝政。1470年她所生皇长子夭折后,因忌惮其他妃嫔生育,史载其“掖庭御幸有身,饮药伤堕者无数”。直至1487年万氏去世,宪宗哀叹“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果然同年驾崩。
3. 西厂设立与宦官权势
1477年,宪宗为加强特务统治,命宦官汪直设立西厂,权力凌驾东厂和锦衣卫。汪直罗织罪名,迫害朝臣,如兵部尚书项忠被诬告罢官。1482年因群臣抗议暂废西厂,但次年恢复,成化朝宦官干政为明中后期政治恶化埋下伏笔。
4. 荆襄流民起义与治理
1465年,刘通(号“刘千斤”)在郧阳率流民起义,称“汉王”,后被白圭镇压。1470年李原(“李胡子”)再起,规模达百万。宪宗派原杰安抚流民,设郧阳府予以安置,此举缓解社会矛盾,被誉为成化朝少有的善政。
5. 文化艺术成就
宪宗擅长书画,故宫博物院藏有其《一团和气图》,融合儒释道三教形象,反映调和思想。他恢复宣德朝中断的宫廷画家编制,促成了成化时期“院体画”复兴。景德镇御窑的“斗彩”瓷器(如鸡缸杯)工艺达明代高峰,2014年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港元拍卖。
6. 朝鲜贡女与外交轶闻
据《朝鲜王朝实录》,宪宗多次要求朝鲜进献女子,1476年朝鲜选送韩氏、尹氏等入宫。韩氏因“善烹任”得宠,但次年因思念家乡欲自缢,被遣返。这类事件反映明朝与藩属国的特殊互动方式。
7. 成化犁庭
针对建州女真屡犯辽东,1467年宪宗命赵辅率军讨伐,焚毁村寨,击杀首领董山。此役暂时压制女真势力,但间接促使努尔哈赤先祖整合部族,为后世满族崛起埋下伏笔。
成化朝是明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期,虽有个别治绩,但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问题加剧。宪宗死后葬茂陵,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文章标签:
上一篇:郭守敬编订授时历 | 下一篇:太平天国起义的社会影响与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