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清朝 >> 详情

乾隆编纂四库全书

朝代:清朝 | 时间:2025-05-29 | 阅读:252次
历史人物 ► 乾隆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令编纂《四库全书》,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涵盖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录图书3461种,约7.9万卷,总字数超过8亿字。

乾隆编纂四库全书

1. 编纂背景:乾隆皇帝为了巩固清朝的文化统治,同时整理历代典籍,于1772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并组织学者进行编纂。这一工程历时十余年,最终完成。

2. 四部分类

- 经部:收录儒家经典及其注释,如《周易》《尚书》《诗经》等。

- 史部:包括正史、编年史、地理志等,如《史记》《资治通鉴》。

- 子部:涵盖诸子百家、医学、天文、农学等,如《庄子》《黄帝内经》。

- 集部:收录诗文、词曲、小说等文学作品,如《楚辞》《全唐诗》。

3. 编纂过程:由纪昀(纪晓岚)担任总纂官,戴震姚鼐等著名学者参与校勘。编纂过程中,对书籍进行了严格的筛选,部分被认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被销毁或删改,史称“四库禁毁书”。

4. 版本与保存:全书共抄写七部,分别藏于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等地,后因战乱部分损毁,现存较为完整的有文津阁本和文渊阁本。

5. 历史影响

- 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对后世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编纂过程中对书籍的删改也引发争议,部分珍贵文献因此失传。

- 四库全书的编纂体系对后世图书分类和目录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 现代研究:当代学者对《四库全书》的研究涉及版本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数字化工程使得四库全书更便于查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

《四库全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纂过程反映了清朝鼎盛时期的文化政策与学术成就。

文章标签:四库全书

上一篇:方孝孺拒草诏 | 下一篇:夏芒祭河固王权

清朝与英法贸易战争

清朝清朝

清朝与英法之间的贸易战争是19世纪中期中西冲突的核心事件,其根源在于清朝的封闭性贸易政策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需求的矛盾。以下是关键史实与分析:1. 贸

光绪新政时期的地方官绅与社会改革关系研究

清朝光绪

光绪新政(1901—1911年)是清政府在庚子事变后推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地方官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复杂而

尼布楚条约划边界

清朝康熙帝

《尼布楚条约》是1689年清朝与俄罗斯帝国签订的划界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平等条约。该条约确立了中俄东段边界,对后来的中俄关系产

天京事变内讧起

清朝韦昌辉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内部爆发的重大内讧事件,发生于1856年9月至11月之间,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一、背景与起

乾隆朝的文化繁荣

清朝乾隆

乾隆朝(1735-1795年)是清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之一,其文化繁荣体现在学术、艺术、典籍编纂、科技交流等多个方面,既延续了康雍时期的文化政策,又因乾

乾隆下江南游历记

清朝乾隆

乾隆帝(1711—1799年)六下江南是清代重要的历史事件,不仅体现了清朝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实力,也对江南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