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沈括著《梦溪笔谈》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18 | 阅读:383次
历史人物 ► 沈括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成书于11世纪末,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全书共30卷(另有《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人文历史、典章制度等,生动反映了北宋的科技水平与社会风貌。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说明:

沈括著《梦溪笔谈》

一、科学成就与创新

1. 天文历法

- 沈括改进圭表测量技术,提出“十二气历”理论,主张以节气定月的阳历体系,比欧洲类似历法早800余年。

- 记载陨石坠落全过程,并首次提出陨石为“星体残骸”的科学解释。

2. 地质与地理

- 发现太行山岩层中的螺蚌化石,推断华北平原由河流冲积形成,早于欧洲地质学类似观点400年。

- 详细记录陕北石油矿藏,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并首次使用“石油”一词。

3. 物理学与工程技术

- 描述“方家以磁石磨针锋”的人工磁化方法,为指南针实用化奠定基础。

- 记载活字印刷匠毕昇的发明,是现存最早关于活字印刷的文献。

二、人文与社会观察

1. 典章制度考据

- 考证唐宋官制变迁,如唐代“三省六部”到宋代“二府三司”的演变,保留大量一手史料。

- 记录北宋赋税制度,详述“青苗法”“免役法”等变法措施的民间实效。

2. 民俗与文化

- 收录各地方言、谚语及音乐乐谱(如《霓裳羽衣曲》片段),保留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存。

- 描述“瓦舍勾栏”市井文化,反映宋代市民娱乐生活的繁荣。

三、史学价值与争议

1. 史料真实性

- 因沈括曾任鄜延路经略使,书中对宋夏战争的记载(如永乐城之战)具有较高可信度,但也掺杂个人政治立场。

- 部分条目存在讹误,如将韩信墓位置误记于润州,需结合其他史料辨析。

2. 国际影响

- 19世纪后,《梦溪笔谈》被翻译为多国文字,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其为“11世纪的科学百科全书”,尤其推崇其对化石成因的论述。

四、版本与流传

现存最早刻本为元代大德九年(1305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明清时期有数十种抄本、评注本。现代校勘本以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最为权威,考订原文200余处讹误。

沈括以“笔谈”形式打破传统学术分类,其跨学科方法和对实证的重视,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理性精神。书中近三分之一的条目涉及自然科学,这一比例在中国古代笔记中空前绝后,展现了中华文明在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

文章标签:笔谈

上一篇:十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 下一篇:蒙古铁骑征战东南亚实录

包拯铁面青天誉

宋朝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以刚正不阿、执法如山著称,世称“包青天”。他的形象经由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加工,成为中国古代清官

宋徽宗的艺术王朝

宋朝宋徽宗

宋徽宗(1082—1135,名赵佶)是北宋第八位皇帝,虽然政治上因昏聩亡国,但在艺术史上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统治时期(1100—1125)被称为"艺术王朝"的

陈亮永康事功学

宋朝陈亮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的“永康事功之学”以经世致用为核心,反对空谈义理,强调实

秦观婉约词中仙

宋朝秦观

秦观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其词作以情感细腻、意境幽深、语言清丽著称,被誉为“婉约词中仙”。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词作特色及历史地位: 一、婉

大运河时代开启促进宋代社会繁荣的事件梳理分析

宋朝沈括

大运河在宋代的社会经济繁荣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其作用的全面发挥得益于政治、经济、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协同演进。以下从历史事件、制度创新、区域联动等

沈括梦溪笔谈

宋朝沈括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的一部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成书于11世纪末。全书分为26卷,涵盖自然科学、人文历史、工程技术等广泛领域,被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