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杨贵妃魂断马嵬坡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05 | 阅读:8802次
历史人物 ► 杨贵妃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叛军攻破潼关直逼长安,唐玄宗仓皇西逃入蜀。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马嵬镇)时,随行禁军突然哗变,主将陈玄礼借机发动兵变。这场政变的深层背景是杨国忠长期专权引发的朝野积怨,以及太子李亨集团的政治谋划。

杨贵妃魂断马嵬坡

禁军首先诛杀了宰相杨国忠及其亲眷,随即以"祸根未除"为由包围玄宗行宫,要求处死杨贵妃高力士在《高力士外传》中记载,玄宗最初试图以"贵妃深居宫禁,不预外事"为由开脱,但禁军坚持"贼本尚在"的政治口号。面对军事压力,玄宗最终赐白绫令杨贵妃自缢于佛堂,时年三十八岁。考古发现显示,马嵬驿佛堂遗址至今存有唐代建筑基址,当地民间称"贵妃冢"的土丘经考证为后世纪念性衣冠冢。

关于杨贵妃之死存在多个历史谜团:其一,《旧唐书》与《新唐书》对死亡方式记载有异,一说缢死,一说吞金;其二,日本学者提出"替身说",认为实际死者为宫女代刑;其三,白居易《长恨歌》"马嵬坡下泥土中"的文学描写引发真假坟墓之争。近年学者通过分析《资治通鉴》记事脉络,指出杨妃之死实质是玄宗为保全皇权作出的政治牺牲,反映盛唐后期中央权威的瓦解。

马嵬之变标志着开元盛世的彻底终结,此后玄宗失去实权,太子李亨在灵武自立为帝。事件衍生出大量文学作品,从元代白朴《梧桐雨》到清代洪昇《长生殿》,形成特有的"贵妃叙事"文化现象。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唐代琵琶"骑象琵琶"(俗称杨贵妃琵琶),以及越南、朝鲜半岛的类似传说,表明这一历史事件在东亚文化圈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章标签:

上一篇:组建骁果卫护驾亲军 | 下一篇:南汉宦官专权乱政

唐朝服饰文化的演变与特点

唐朝唐朝

唐朝服饰文化的演变与特点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民族融合的深入以及审美风尚的变化。其发展可分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阶段,各阶段服饰既有

唐朝的对外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

唐朝唐朝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唐朝凭借强大的国力、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先进的航海技术,成为当时世界贸易

杨贵妃与马嵬驿之变

唐朝马嵬驿之变

杨贵妃与马嵬驿之变是唐朝天宝末年政治动荡中的关键事件,涉及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与安史之乱背景下的军政冲突。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历

鱼俱罗:唐朝名将的传奇一生

唐朝传奇

鱼俱罗是隋末唐初著名的武将,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历史记载中虽事迹不算丰赡,但个性鲜明,兼具勇猛与悲剧色彩。以下依据史实梳理其生平及历史评价

杨贵妃赐死马嵬坡

唐朝杨贵妃

杨贵妃(719—756年)本名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其逝世于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是安史之乱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

杨贵妃马嵬殒命

唐朝杨贵妃

杨贵妃马嵬殒命是唐代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下是基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的详细分析:背景与经过 1. 安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