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隋朝 >> 详情

苏威提出“输籍法”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6-08 | 阅读:9999次
历史人物 ► 杨坚

苏威提出的“输籍法”是隋朝初期推行的一项重要赋税制度改革措施,旨在规范户籍管理和赋税征收,加强中央集权,为隋朝的经济繁荣和后续政策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关于“输籍法”的详细解析:

苏威提出“输籍法”

1. 背景与目的

- 整顿户籍混乱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导致户籍登记混乱,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税现象严重。隋文帝杨坚统一后,亟需整顿户籍以稳定财政收入。

- 均平赋役负担:通过重新核定户籍,防止地方豪强剥削农户,确保国家直接控制更多编户齐民,扩大税基。

- 配合“大索貌阅”:与隋初的“大索貌阅”(人口普查)相辅相成,通过严查户口欺诈,确保户籍数据的真实性。

2. 核心内容

- 核定民户等级:根据资产(如土地、牲畜等)将民户分为上、中、下三等,按等级征收赋税,体现相对公平。

- 规范户籍登记:要求地方官员严格登记人口年龄、性别、财产等信息,避免脱籍或虚报。

- 统一税收标准:废除北周时期的杂税,推行租庸调制(以谷物“租”、绢布“调”、力役“庸”为主),简化税制。

3. 实施效果

- 增加财政收入:隋朝户籍人口从隋初的约400万户增至大业年间(隋炀帝时)的890余万户,赋税收入大幅提升。

- 抑制豪强势力:削弱了地方门阀对人口和土地的垄断,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

- 促进经济恢复:稳定的税收环境为开皇之治(581–600年)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农业和仓储(如兴洛仓)的发展。

4. 与“输籍定样”的关系

苏威与高频曾制定“输籍定样”(户籍样本),作为地方登记户口的参照标准。这一政策细化了对户等划分的要求,进一步统一了全国户籍管理。

5. 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 承前启后:为唐代租庸调制提供了范本,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从均田制向两税法过渡的关键环节。

- 执行难题:依赖地方官员廉洁高效,后期因隋炀帝滥用民力(如大兴土木、远征高句丽)导致基层负担过重,户籍制度逐渐崩坏。

扩展知识

- 苏威是隋朝著名政治家,与高频并称“二相”,主张节俭治国,但其政策在隋炀帝后期因暴政未能持续。

- 隋朝还推行“均田制”,与“输籍法”共同构建了“耕者有其田—户籍登记-赋税征收”的完整体系。

苏威的“输籍法”是隋朝制度建设的高光之一,体现了古代中国通过技术性改革强化国家能力的智慧,但其成败也映射出政策执行与顶层设计的紧密关联。

文章标签:输籍法”

上一篇:萧统编《文选》 | 下一篇:姚崇宋璟辅开元

徐德言破镜重圆

隋朝杨素

徐德言破镜重圆的故事是南朝至隋初的一段著名佳话,典出唐代孟棨《本事诗·情感》,体现了乱世中的忠贞爱情与智慧。故事核心人物为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

元胄护卫文帝刺杀

隋朝杨坚

元胄是北周至隋朝初年的著名将领,以勇武忠诚闻名。他护卫隋文帝杨坚并参与刺杀北周权臣宇文护的事迹,是隋朝建立前夕的关键事件。以下是根据史料(《

杨侗称帝守东都

隋朝杨侗

杨侗(605年-619年),字仁谨,隋朝宗室,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弑后,杨侗被留守东都洛阳的群臣拥立为帝,史称“皇

隋朝文化传承对后世影响

隋朝刘焯

隋朝虽仅存38年,但其文化传承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在制度、技术、艺术等多方面为唐宋盛世奠定了基础。以下从七个方面详细分析其历史贡献:1. 科举制度的开

元胄护卫文帝刺杀

隋朝杨坚

元胄是北周至隋朝初年的著名将领,以勇武忠诚闻名。他护卫隋文帝杨坚并参与刺杀北周权臣宇文护的事迹,是隋朝建立前夕的关键事件。以下是根据史料(《

独孤皇后干政

隋朝杨坚

独孤皇后干政是隋朝政治史上的重要现象,其深度参与朝政对隋文帝杨坚的统治产生了显著影响。独孤伽罗(544—602)作为鲜卑贵族独孤信之女,在北周时期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