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大盂鼎铭记康王训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铸造于周康王二十三年(约公元前10世纪),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鼎腹内壁铸有291字铭文,是研究西周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的珍贵史料。现从以下方面分析康王训诂的内涵及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大盂鼎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西周] 大盂鼎铭文载赏赐
大盂鼎作为西周早期康王时期的青铜重器(约公元前10世纪),其腹内铸有291字的长篇铭文,记载了康王对贵族盂的赏赐与训诰,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礼仪文化和青铜器断代的重要史料。铭文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历史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大盂鼎铭文 | 历史人物 ► 商纣王
[西周] 膳夫山鼎赏赐
膳夫山鼎赏赐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膳夫山鼎是西周晚期的重要青铜器,出土于陕西扶风县,铭文中记载了周王对膳夫“山”的赏赐。这一器物不仅是研究西周职官制度与礼制的实物资料,还反映了周王室与臣属的赏赐关系。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贝币
[西周] 青铜器鼎盛期
青铜器的鼎盛期主要指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300—前771年),其特征如下:1. 技术与工艺的成熟 商晚期以范铸法为核心,出现复合陶范技术,能铸造大型重器(如司母戊鼎)。西周时期分铸法、焊接技术普及,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青铜器鼎盛 | 历史人物 ► 勾践
[西周] 大盂鼎铭载册命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的重要青铜器,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内壁铸有291字铭文,记录了周康王二十三年(约公元前10世纪)对大贵族盂的册命仪式,是研究西周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贵史料。以下时间 ► 2025-07-09 | 标签 ► 大盂鼎铭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西周] 青铜鼎铸王权象
青铜鼎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在王权象征体系中具有多维度的文化内涵和政治功能。以下是基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史实分析:1. 礼器制度与政治等级商周时期青铜鼎的形制、数量与组合严格遵循"列鼎制度"。《周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青铜鼎 | 历史人物 ► 司母辛鼎
[西周] 大盂鼎铭诫酗酒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重器,1850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鼎内壁铸有291字铭文,为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诂,其中关于"酒德"的告诫尤为著名,反映了西周早期的治国理念和社会规范。以下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殷墟
[晋朝] 士族文化鼎盛期
士族文化鼎盛期主要指中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初期(约3—7世纪),以门阀士族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一时期的士族不仅是政治权力的垄断者,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其特征和影响可归纳如下: 1. 政治垄断与九品中正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士族文化 | 历史人物 ► 支遁
[明朝] 明朝开国定鼎中原事件
明朝开国定鼎中原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标志着明朝的正式成立和中原地区的统一。下面将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的介绍。一、背景明朝开国定鼎中原事件发生在公元1368年,当时正值元朝末期,社会动荡不时间 ► 2025-04-27 | 标签 ► 事件 | 历史人物 ► 明朝
[三国] 魏蜀吴三国鼎立定江山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其中魏、蜀、吴三国的鼎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这一时期的历史充满了战争、政治斗争、英雄豪杰和传奇故事。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三国鼎立定江山的历史背景、过程以及意义时间 ► 2025-04-2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三国
汉朝东方朔
秦朝胡亥
春秋战国商鞅
西周甲骨文
夏商
清朝多铎
明朝朱棣
元朝元朝
宋朝韩世忠
五代十国黄滔
西周镐京
夏商殷墟
清朝清朝
明朝宋应星
元朝安童
宋朝朱熹
五代十国朱温
唐朝牛李党争
隋朝张须陀
南北朝吴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