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战国 >> 详情

田单据守即墨复国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6-21 | 阅读:3482次
历史人物 ► 田单

田单据守即墨复国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单在齐国濒临灭亡之际,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谋略,以即墨为根据地成功复国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五国伐齐之后,当时齐国几乎全境沦陷,仅剩即墨和莒城未被攻占。田单的复国行动不仅展现了其个人能力,也体现了齐国民众的抗争精神。

田单据守即墨复国

1. 背景与形势: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攻齐,连下70余城,齐湣王逃亡。齐国仅剩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和莒城(今山东莒县)两城坚守。即墨守将战死后,田单被推举为。田单出身齐国宗室远支,曾担任临淄市掾,熟悉军政事务。

2. 田单的防守策略:

- 凝聚民心: 田单以身作则,与士兵同甘共苦,将族人编入军队,鼓舞士气。

- 麻痹燕军: 派遣间谍散布谣言,称齐人最怕燕军割俘虏鼻子或掘祖坟,诱使燕军实施暴行,反而激发即墨军民死战之心。

- 火牛阵破敌: 公元前279年,田单收集千余头牛,披绛缯衣、缚兵刃于角,尾捆浸油芦苇,夜间点燃冲锋,配以五千精兵突袭,大破燕军,阵斩燕将骑劫

3. 复国过程:

火牛阵胜利后,田单乘势追击,各地齐人纷纷响应,迅速收复70余城。他迎立齐襄王(湣王之子)于莒城,齐国得以复国。田单因功受封安平君,后任齐国相国。

4. 历史影响:

- 军事创新: 火牛阵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术,后世多次被借鉴。

- 政治意义: 田单以弱胜强,证明民心向背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

- 齐燕消长: 此战终结了燕昭王时代的强盛,齐国虽复国但国力大损,为秦统一埋下伏笔。

5. 补充知识:

- 即墨战国时为齐国五都之一,经济与军事地位重要。

- 田单晚年受齐王猜忌,被迫投奔赵国,受封都平君。

- 《史记·田单列传》详细记载此事,司马迁赞其"出奇无穷"。

田单的即墨之战是中国古代防御反击战的典范,其谋略与勇气至今仍被称颂。

文章标签:田单

上一篇:营建洛邑成周王城 | 下一篇:秦军铁骑威震中原

孟子: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

春秋战国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思想体系以“性善

张仪:连横策略与外交手腕

春秋战国张仪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以连横策略和卓越的外交手腕闻名于世。作为鬼谷子的弟子,他与苏秦同门,主张秦国联合个别诸侯国对抗其他强国,以此瓦解

楚汉相争屈原悲歌

春秋战国屈原

“楚汉相争屈原悲歌”这一标题涉及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故,需分别梳理其背景与关联:一、楚汉相争(公元前206年—前202年)1. 历史脉络 楚汉之争是刘邦

战国七雄争霸战纪实

春秋战国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争霸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激烈的诸侯兼并战争阶段(前476—前221年),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通过军事扩张、外交博弈与制度改革展开角逐

田单火牛破燕阵

春秋战国田单

田单火牛破燕阵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战术范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这一战例充分体现了田单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创造性思维,成功扭转了齐国在燕国

田单火牛阵破燕军

春秋战国田单

田单火牛阵破燕军是战国时期齐将田单运用奇谋击败燕军的经典战例,发生于公元前279年。以下根据《史记·田单列传》等史料详述其背景、过程及军事意义: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