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设立多马官职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7-21 | 阅读:7505次历史人物 ► 商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其政治制度中确实设有名为"多马"的职官,这一官职名称见于甲骨文和金文记载。以下是关于商朝多马官职的详细考据与分析:
一、文献记载与甲骨文证据
1. 殷墟甲骨卜辞中出现"多马"记载达40余处,如《甲骨文》第5723片:"癸酉卜,亘贞:令多马卫于北"。
2. 商代晚期《小臣墙刻辞》记载:"小臣墙令多马卫于羌",显示多马具有军事职能。
二、官职性质考辨
1. 军事属性:多马当为商朝负责马政与车战的武官,商代战车部队是重要军事力量,每辆战车配备两马或四马。
2. 行政职能:《》第5711片显示多马参与"省廪"(巡视粮仓),表明兼具行政管理职责。
3. 祭祀参与:卜辞记载多马参与"御祭"(禳灾之祭),反映商代官制的政教合一特征。
三、职官体系中的定位
1. 隶属于"多君"体系,与"多射"、"多犬"等官职并列,属于商王直属的军事官僚。
2. 可能分设左、中、右三队,对应商代"三师"军队编制。
3. 部分学者认为存在"多马亚"职级,为多马官长,但学界尚有争议。
四、历史演变与周制传承
1. 西周金文中的"走马"(如《走马休盘》)可能承袭商制。
2. 《周礼·夏官》"校人"掌马政的记载,可视作多马职能的制度化发展。
3. 商代马匹主要来自西北方国贡纳,多马官可能兼管对外马匹贸易。
五、考古佐证
1. 安阳殷墟车马坑发现大量殉葬马匹,其中M20车马坑出土4马1车,证明商代马政规模。
2. 甲骨文"马"字作象形,晚期出现"驷"字,反映驾驭技术的进步。
这一官职设置体现了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政治特点,其军事与行政双重职能,成为理解商代官僚体系运行机制的重要切入点。
文章标签:多马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