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隋朝 >> 详情

苏威定开皇律制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7-04 | 阅读:8747次
历史人物 ► 杨素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命高颎郑译杨素等重臣制定新律,史称《开皇律》。该律典的编纂体现了隋初法制改革的重大成果,其特点与影响可归纳如下:

苏威定开皇律制

1. 律典体系化

《开皇律》以《北齐律》为基础,吸收魏晋南北朝立法经验,确立12篇体例(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结构严谨,为后世唐律所继承。删除前代枭首、车裂等酷刑,确立"笞、杖、徒、流、死"五刑体系,体现刑罚简化趋势。

2. 法律儒家化

创设"十恶"重罪(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强化纲常。尤其将"不孝"列为十恶不赦之罪,规定子孙告发祖父母者处绞刑,反映"亲亲相隐"的儒家观。

3. 官僚特权制度化

完善"八议"制度(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明确规定官员犯罪的减免特权。设立"例减"(七品以上官员减一等)和"纳赎"(九品以上官员可赎罪)等配套制度,形成系统化的官僚法律特权体系。

4. 经济法规创新

针对均田制推行配套法令,如"输籍定样"规范户籍管理;严格土地买卖限制,规定永业继承但口分田须还授。另设《厩库律》专章管理官有财物,体现国家对经济控制的强化。

5. 历史局限性

虽废除肉刑,但保留族诛连坐;律文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反映阶级压迫本质。实际执行中仍有酷吏滥刑现象,如杨素等重臣常以私刑处置下属。

《开皇律》作为中国首部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直接影响唐律制定,被日本《大宝律令》、高丽王朝律法吸收,形成中华法系的基石。其"刑网简要,疏而不失"的特点,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技术臻于成熟。

文章标签:开皇律制

上一篇:司马消难叛北齐 | 下一篇:杜甫忧国写史诗

元岩直谏被贬官

隋朝杨广

元岩直谏被贬官 元岩是隋朝著名的直臣,以刚正不阿、敢于谏诤著称。隋文帝杨坚时期,元岩担任太子右庶子,辅佐太子杨勇。他多次直谏太子的过失,甚至因

隋军渡江灭南陈

隋朝杨广

隋军渡江灭南陈是中国南北朝末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隋朝完成统一大业。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以晋王杨广为统帅,发兵51.8万,分八路进攻南陈。此次战

苏威定开皇律制

隋朝杨素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命高颎、郑译、杨素等重臣制定新律,史称《开皇律》。该律典的编纂体现了隋初法制改革的重大成果,其特点与影响可归纳如

王世充据洛阳城

隋朝王世充

王世充据洛阳城是隋末唐初的重要历史事件,具有复杂的政治、军事背景。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1. 历史背景 隋炀帝大业年间,王世充因军功累迁至江都

苏威定开皇律制

隋朝杨素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命高颎、郑译、杨素等重臣制定新律,史称《开皇律》。该律典的编纂体现了隋初法制改革的重大成果,其特点与影响可归纳如

阴寿幽州镇守录

隋朝杨素

《阴寿幽州镇守录》这一标题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需结合南北朝至隋初的军政背景展开分析。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考辨: 一、阴寿其人及其军政生涯阴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