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秦朝 >> 详情

赵高指鹿为马弄权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7-04 | 阅读:6783次
历史人物 ► 赵高

赵高"指鹿为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术典故,其本质是秦朝末年权力斗争中一次精心设计的政治测试。这一事件发生在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间(公元前210-前207年),具体过程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李斯列传》中均有详细记载。

赵高指鹿为马弄权

事件背景方面,秦始皇去世后,赵高通过伪造诏书协助胡亥即位,并陷害扶苏蒙恬等人。此后赵高先后铲除丞相李斯等其他重臣,逐步掌控朝政大权。到公元前207年时,秦王朝已陷入陈胜吴广起义引发的全国动荡,赵高为测试朝廷官员的忠诚度,策划了"指鹿为马"的闹剧。

事件过程极具戏剧性。据《史记》记载,赵高将一头鹿献给秦二世,却声称这是"马"。当二世质疑时,赵高让群臣表态。部分大臣附和赵高的说法,敢于直言的官员则遭到残酷迫害。司马迁记载:"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即赵高暗中以法律手段迫害那些坚持真相的大臣。

这一事件反映出多个层面的历史信息:首先,它标志着秦朝法制体系的彻底崩坏,法律成为权臣排除异己的工具;其次,暴露了秦二世的政治无能,面对权臣公然颠倒黑白竟无力制止;再次,说明秦朝统治集团内部已严重分裂,为后来子婴诛杀赵高埋下伏笔。

从政治学角度看,"指鹿为马"是典型的权力测试手段,类似于现代政治中的"忠诚度测试"。通过强迫官员在明显谬误面前表态,达到分化群体、识别异己的目的。这种手段在后世专制政权中屡见不鲜,如武则天的"铜匦"制度。

历史影响方面,该事件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据《资治通鉴》记载,事件发生后不久,刘邦军队已逼近咸阳,最终导致秦王子婴投降。赵高本人的结局也极具戏剧性——他后来试图废黜秦二世改立子婴,反被子婴设计诛杀。

值得延伸的是,现古发现为这一事件提供了新视角。2002年西安秦陵遗址出土的简牍中,发现多处涉及"鹿苑"管理的记录,证实秦皇室确实饲养大量鹿群,这为赵高能轻易获得鹿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出土的法律文书显示,秦法对"欺君之罪"的惩罚极重,侧面印证了大臣们附和赵高的心理压力。

这一典故在传统文化中成为"颠倒黑白"的代名词,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毁誉乱真谓之指鹿为马"。其警示意义超越时代,提醒后人警惕权力不受制约带来的认知扭曲。在当代政治话语中,"指鹿为马"仍被用来批评某些政权操控舆论、扭曲真相的行为。

文章标签:

上一篇:王翦灭楚请田宅 | 下一篇:桑弘羊推行均输法

秦废止分封制

秦朝陈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中央集权化改革中,废止分封制是强化国家控制的关键举措。这一制度变革深刻影响了中国政治结构两千余年,其背景、措施及影响

景监荐商鞅变法

秦朝景监

景监推荐商鞅(或称卫鞅)实施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景监是秦孝公的宠臣,他深知秦孝公渴望富国强兵

巨鹿之战爆发

秦朝宋义

巨鹿之战是中国秦朝末年的一场关键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是反秦起义军与秦军主力的一次战略性决战。以下是关于此战的详细分析: 1. 历

赵高指鹿为马弄权

秦朝赵高

赵高"指鹿为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术典故,其本质是秦朝末年权力斗争中一次精心设计的政治测试。这一事件发生在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间(公元前210-前207年

赵高指鹿为马弄权

秦朝赵高

赵高"指鹿为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术典故,其本质是秦朝末年权力斗争中一次精心设计的政治测试。这一事件发生在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间(公元前210-前207年

赵高篡权祸乱朝纲

秦朝赵高

赵高是秦朝末期权臣,其篡权乱政的行为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以下从史实角度分析其主要作为及影响:1. 沙丘之变与矫诏立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