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神龙政变复辟李唐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5-26 | 阅读:3893次
历史人物 ► 李唐

神龙政变是唐朝历史上一次关键的政治事件,发生于705年(神龙元年),标志着武则天统治的终结和李唐王朝的复辟。此次政变由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联合太子李显(即唐中宗)发动,核心目的是迫使武则天退位,恢复李唐正统。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神龙政变复辟李唐

一、政变背景

1. 武则天称帝与权力结构变化

武则天于690年建立武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她晚年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把控朝政,排斥李唐旧臣,引发朝野不满。同时,武则天年事已高(82岁),继承人问题悬而未决,武氏家族与李唐宗室矛盾尖锐。

2. 李显的太子地位

698年,武则天迫于压力立李显为太子,但对其防范严密。李显作为李治(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儿子,是李唐复辟的合法象征,成为反武势力的核心。

3. 官僚集团的转向

以张柬之为首的朝臣多为狄仁杰生前举荐,主张恢复李唐。他们联合禁军将领(如李多祚)和部分皇室成员(如太平公主),形成政变联盟。

二、政变过程

1. 关键时间节点

- 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等人率五百羽林军攻入玄武门,控制皇宫,诛杀张易之、张昌宗。

- 同日:李显在胁迫下陪同武则天露面,迫使她传位。

- 正月二十三日:武则天正式下诏退位,李显登基,复国号“唐”。

2. 武则天的结局

退位后被软禁于上阳宫,同年十一月病逝,享年82岁。其遗诏去帝号,与高宗合葬乾陵,以皇后身份入葬,避免了对武周正统性的争议。

三、政变影响

1. 李唐正统性重建

恢复社稷、宗庙、百官名称至高宗时期旧制,但保留了武则天部分改革(如科举制度优化)。

2. 后续政治动荡

中宗软弱,皇后韦氏与女儿安乐公主干政,引发710年“唐隆政变”(李隆基诛韦后),最终由睿宗李旦继位,奠定开元盛世基础。

3. 历史评价

神龙政变被视为“五王政变”(因主导者张柬之等五人后被封王),但其成功依赖于武则天晚年权力松动,而非彻底的制度变革。新旧《唐书》均强调其“复唐功绩”,但宋代史家如司马光指出政变未能清除武氏余党,埋下后患。

四、延伸知识

五王下场:张柬之等五人后遭武三思(武则天侄子)和韦后诬陷,或被贬或,反映复辟后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女性参政余波:韦后、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的活跃,延续了武则天时代女性参政的传统,直至玄宗时期才被压制。

年号象征:“神龙”取自《周易》“飞龙在天”,暗示李唐重新“龙兴”,但中宗次年即改元“景龙”,淡化政变色彩。

神龙政变虽短期内未彻底稳定政局,但为唐朝中期复兴奠定了基础,其过程融合了军事行动、宫廷权谋与正统性论述,是研究唐代政治转型的典型案例。

文章标签:政变

上一篇:杨俊奢侈被责 | 下一篇:王建称帝建前蜀

回纥助唐平叛乱

唐朝唐玄宗

回纥助唐平叛乱是唐朝中后期中央政权与漠北回纥汗国军事合作的重要历史事件,其核心为回纥骑兵参与平定安史之乱(755-763年)及后续唐蕃冲突。这一合作既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唐朝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是唐代汉藏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促进中原与吐蕃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历史背景唐蕃

秦琼传世兵法及其唐代军事影响

唐朝秦琼

秦琼作为唐初名将,其军事思想和实战经验对唐代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历史上并未明确记载秦琼著有传世兵书,但其军事实践和战术理念通过史料记

颜真卿忠烈祭侄稿

唐朝颜真卿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中国书法史上极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唐乾元元年(758年),现藏于台北故宫

萧瑀归附李唐记

隋朝李唐

萧瑀归附李唐是隋唐之际政治格局变动中的重要事件,反映了当时士族门阀与新兴政权的合流。萧瑀出身南朝兰陵萧氏,为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之

神龙政变复辟李唐

唐朝李唐

神龙政变是唐朝历史上一次关键的政治事件,发生于705年(神龙元年),标志着武则天统治的终结和李唐王朝的复辟。此次政变由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联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