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歙孤胆定陇右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5-25 | 阅读:929次历史人物 ► 公孙述
来歙孤胆定陇右的故事发生在东汉初年,是光武帝刘秀平定陇右地区的关键战役之一,展现了来歙作为将领的胆略与军事才能。以下是相关史实与背景分析:
1. 历史背景
- 新莽末年,陇右(今甘肃东部)被隗嚣割据。隗嚣名义上归附东汉,实则拥兵自重,与蜀地的公孙述暗中勾结,成为刘秀统一天下的障碍。
- 建武八年(32年),光武帝刘秀决定西征陇右,而来歙作为太中大夫,承担了重要使命。
2. 来歙的“孤胆”行动
- 略阳:来歙率两千精兵,沿山路隐秘行军,凿山开道,迂回至陇右战略要地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他趁夜突袭,斩杀守将金梁,一举占领城池。此举切断了隗嚣与公孙述的联系,打乱了陇右防御体系。
- 独守孤城:隗嚣亲率数万大军反扑,来歙仅以少量兵力固守略阳。面对围城,他激励士卒,修缮城防,坚守数月。隗嚣甚至引水灌城,仍未攻破,足见来歙的坚韧。
3. 战略意义
- 心理震慑:来歙的孤军深入动摇了隗嚣集团的士气,隗嚣部将王遵、牛邯等人陆续投降。
- 为汉军主力争取时间:刘秀趁势调集大军西进,最终在建武九年(33年)彻底平定陇右,为后续伐蜀奠定基础。
4. 人物评价
- 来歙出身南阳豪门,家族与刘秀关系密切。他兼具文韬武略,曾出使陇右说服隗嚣归汉,后因隗嚣反复而力主武力解决。
- 范晔在《后汉书》中赞其“慷慨明略,志壮气刚”,尤其略阳之战“功冠诸将”。
5. 延伸知识
- 陇右地形复杂,关隘众多(如陇山、瓦亭),来歙的依赖对地形的熟悉。
- 此战体现了东汉初年“以少制多”的战术特点,与岑彭伐蜀时的“潜师深入”异曲同工。
- 来歙后因遭刺客袭击重伤,临终前仍上书刘秀推荐贤臣,忠心耿耿。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