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三影词人传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7-08 | 阅读:6876次历史人物 ►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北宋著名词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因词中善用“影”字,名句频出,自诩“张三影”,与柳永并称“张柳”,是宋词由小令向慢词过渡的关键人物。
一、生平与仕途
张先生于官宦之家,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历任嘉禾判官、吴江知县等职,晚年退居杭州、湖州,与梅尧臣、欧阳修等交游。其仕途平顺但未跻身高位,更多精力于词曲创作。他长寿至89岁,创作横跨真宗至神宗四朝,见证了宋词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三影”名号由来
张先自称生平得意之句有三:
1. “云来花弄影”(《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2. “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归朝欢·声转辘轳闻露井》)
3.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另有“隔墙送过秋千影”(《青门引·春思》)等句,宋代《古今诗话》记其“六影”之说,但“三影”最为后世公认。这种对光影瞬间的捕捉,体现其观察之细腻。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创新:善用朦胧光影营造意境,如“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以虚写实的手法开宋词新境。
2. 音律开拓:创制《谢池春慢》等长调慢词,推动词体由五代小令向北宋慢词转型。其词讲究平仄,与柳永共同奠定宋词格律基础。
3. 题材突破:除传统艳情词外,拓展咏物(如《题西溪无相院》)、节令(《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题材,对苏轼词风有先导作用。
四、文学地位与影响
1. 北宋陈师道称其“诗格卑弱而词语妩媚”,实则指出其词融合诗客雅致与曲子词俗趣的特质。
2. 与晏殊、欧阳修多有唱和,其《碧牡丹·晏同叔出姬》等词反映士大夫生活情趣。
3. 苏轼《祭张子野文》赞其“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晚年词作如《卜算子·慢》已露宋词哲理化端倪。
五、存世与考证
《全宋词》辑录其词165首,部分作品真伪存疑。1957年湖州出土张先撰《十咏图》题诗,佐证其书画修养。其词集《安陆集》已佚,今存主要为明代毛晋《宋六十名家词》辑本。
张先承袭花间余韵而自出新意,其炼字造境之功,为周邦彦、姜夔等人导夫先路。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评曰:“子野清出处、生脆处,味极隽永。”
文章标签: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