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贾似道误国权臣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23 | 阅读:2718次
历史人物 ► 贾似道

贾似道(1213-1275)是南宋末年权臣,因其专权误国、腐败无能而被后世视为南宋灭亡的重要责任人。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误国行径及历史背景:

贾似道误国权臣

一、军事误国:鄂州之盟与谎报战功

1. 开庆元年(1259年)鄂州之役

蒙古大汗蒙哥亲征南宋,贾似道以右丞相督师鄂州。面对蒙古攻势,他暗中派遣使者向忽必烈求和,承诺称臣纳贡(割江北地、岁奉银绢各二十万),却隐瞒和议内容,谎报“鄂州大捷”邀功。忽必烈因蒙哥突然战死而北返争位,客观上暂时解围,但贾似道借此巩固权势,埋下日后蒙古南侵口实。

2. 打击抗蒙将领

贾似道推行“打算法”,以清查军费为名迫害抗战派将领如曹世雄、向士璧等,导致边将离心。名将刘整因遭猜忌被迫降蒙,向蒙古献攻宋策略(如重点进攻襄阳),加速南宋防御体系崩溃。

二、专权腐败:操纵朝政与聚敛无度

1. 排除异己

通过“公田法”名义上抑制土地兼并,实则强制低价收购民田,中饱私囊,加剧社会矛盾。同时利用“经界推排法”清理户籍,进一步搜刮民财。

2. 奢靡荒政

在西湖葛岭建“半闲堂”,终日斗蟋蟀(著有《促织经》)、宴乐,不问政事。时人讽其“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指其不理朝政)。他还贩卖盐引、操纵科举,甚至公开卖官鬻爵。

三、战略短视:消极防御与外交失败

1. 襄阳之战(1267-1273)不作为

蒙古围攻襄阳六年,贾似道始终消极应对,隐瞒军情,禁止朝议边事。名将吕文焕苦苦支撑最终投降,南宋长江防线洞开。

2. 拒绝联合高丽、大理

忽视结盟抗蒙的外交机会,孤立无援。蒙古却采用“斡腹之谋”,从西南包抄南宋,形成战略合围。

四、历史评价与延伸思考

《宋史》定位:元代脱脱修《宋史》将其列入《奸臣传》,称其“偷安误国,盖宋之亡似道为之也”。

时代局限性:南宋积弊已久(如财政危机、军制混乱),贾似道的专权是体制腐败的产物,而非单一原因。但其个人贪权惧战,加速了灭亡进程。

对比研究:与秦桧“主和误国”不同,贾似道属于“无能误国”:既无真正抗蒙能力,又拒绝务实外交,最终身死(1275年被郑虎臣诛于木棉庵)、国灭(1279年崖山海战)。

贾似道的教训反映了权臣政治的致命缺陷:当个人权势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时,决策机制崩坏、民心涣散,再强的经济文化基础(如南宋海外贸易、儒学发展)也难以维系政权生存。其结局警示后世:腐败与欺瞒终将被历史清算。

文章标签:贾似道

上一篇:周世宗限佛拆寺 | 下一篇:元好问金史遗民

包拯:宋朝的铁面无私御史

宋朝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以刚正不阿、执法严明著称,被誉为“包青天”。他在司法、监察、民生等领域

铁面御史包拯事

宋朝包拯

铁面御史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典范,以刚正不阿、执法严明著称。他的事迹主要载于《宋史·包拯传》及后世文学演绎(如《包公案》),以下结合史实

活字印刷术初问世 (1041年)

宋朝毕昇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公认的诞生时间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由平民发明家毕昇首创。相较于唐代雕版印刷的整版雕

宋朝的诗词繁荣与文化名人

宋朝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诗词创作极为繁荣的时期,文化名人辈出,其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从诗词发展、文化背景、代表人物及特色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

联蒙灭金终遗祸

宋朝贾似道

“联蒙灭金终遗祸”指的是南宋与蒙古结盟共同灭亡金朝,最终却导致自身面临更强大威胁的历史事件。这一策略的短视与地缘政治误判,成为南宋灭亡的重要

贾似道误国权相

宋朝贾似道

贾似道是南宋晚期权相,以其误国乱政著称,其执政对南宋灭亡负有重大历史责任。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误国行为及历史背景:1. 专权乱政与排斥异己 贾似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