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家族覆灭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8-07 | 阅读:9194次历史人物 ► 卫青
霍氏家族的覆灭是西汉政治斗争中的标志性事件,展现了皇权与外戚势力博弈的残酷性。霍氏家族以霍光为核心,其兴衰与西汉中期的政治格局紧密关联。
1. 霍氏家族的崛起
霍光为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之异母弟,凭借外戚身份(霍去病为卫青外甥,卫子夫为武帝皇后)进入权力中心。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辅佐幼主汉昭帝。后霍光通过“燕王之乱”铲除上官桀、桑弘羊等政敌,独揽朝政,成为西汉实际统治者。
2. 权倾朝野的巅峰
霍光历昭帝、废帝刘贺(在位仅27日)、宣帝三朝,其家族势力渗透朝野:
军事控制:霍光之兄霍禹任中郎将,女婿范明友为度辽将军,控制京师戍卫。
政治垄断:霍光子霍禹、霍山等担任要职,家族姻亲遍布朝廷。
废立皇帝:霍光以“无道”为由废黜昌邑王刘贺,拥立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询(汉宣帝),进一步巩固权威。
3. 覆灭的
宣帝即位后对霍光表面尊崇(如“麒麟阁十一功臣”首位),实则隐忍蓄力。霍光去世后(前68年),宣帝逐步剪除霍氏势力:
削弱实权:将霍禹由大司马降为虚职,分散霍氏子弟兵权。
清算罪证:揭发霍光妻子霍显毒杀宣帝原配许皇后(为让其女霍成君为后)等罪行。
党羽清洗:逮捕霍云、霍山等家族成员及其盟友,指控谋反。
4. 最终结局
前66年,霍禹被腰斩,霍显、霍成君及家族主要成员自杀或伏诛,牵连数千人。《汉书》载“霍氏之祸,萌于骖乘”,暗指霍光生前僭越礼制(与宣帝同乘马车)埋下祸根。
5. 历史影响
皇权重振:宣帝借此彻底摆脱权臣控制,开创“孝宣中兴”。
外戚警示:东汉班固评“霍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成为后世警惕外戚专权的典型案例。
制度调整:西汉后期加强对辅政大臣的制衡,如分权给宦官、尚书台。
霍氏家族的覆灭揭示了古代政治中权力传承的脆弱性,即使如霍光这般“伊霍之才”的权臣,家族终因骄横和皇权的反噬走向灭亡。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