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误国权相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7-13 | 阅读:7520次历史人物 ► 贾似道
贾似道是南宋晚期权相,以其误国乱政著称,其执政对南宋灭亡负有重大历史责任。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误国行为及历史背景:
1. 专权乱政与排斥异己
贾似道(1213-1275)凭其姐贾贵妃得宠进入权力核心,宋理宗后期至度宗朝独揽大权。他推行"公田法",以低价强征民田为官田,导致江南经济崩溃;又打压正直官员,如逼死名将余玠、排挤吴潜,使朝堂充斥趋附之辈。其专权手段包括控制台谏、结党营私,甚至篡改奏章,史载"台谏争承其风旨"。
2. 鄂州之役的欺君之罪
1259年蒙古忽必烈攻鄂州,贾似道暗中求和,许以称臣纳贡,却谎报"诸路大捷"。蒙古因内讧退兵后,他竟以"再造宋室"自居。此事为日后元朝南侵留下口实,忽必烈后来以"失信"为由发动灭宋战争。
3. 军事腐败与襄阳失守
1267-1273年襄阳被元军围困六年,贾似道隐瞒军情,打压主战派。名将李庭芝多次求援遭拒,其心腹范文虎屡战屡败却不受惩处。贾似道还挪用军费修建"养乐园",导致守军缺饷。襄阳陷落成为南宋崩溃的转折点。
4. 经济政策的灾难性后果
除"公田法"外,贾似道推行"推排法""经界法",名为丈量土地实为横征暴敛。他滥发"会子"(纸币),造成恶性通胀,《宋史》载"物价腾踊,民不聊生"。1275年临安米价达每斗1000文,比理宗初期暴涨20倍。
5. 最后时刻的溃逃与审判
1275年丁家洲之战,贾似道13万大军一触即溃,其携带金银姬妾乘船逃跑,引发众怒。谢太后被迫将其贬黜,途中被押送官郑虎臣处决于福建漳州木棉庵。时人作诗讥讽:"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
历史评价的复杂性
需注意的是,贾似道执政初期曾尝试改革(如"打算法"整顿军费),但最终沦为敛财工具。南宋灭亡是结构性危机所致:皇权昏聩、土地兼并、军事积弱等问题已久。明末王夫之《宋论》指出:"似道之罪,在于速亡;即无比似道,宋亦必亡。"但贾似道的贪婪与专权确实加速了这一进程。
其个人结局颇具讽刺意味:毕生搜罗的珍宝被元军缴获,最爱的蟋蟀(著有《促织经》)与西湖游乐园皆成历史尘埃,唯留"蟋蟀宰相"的骂名警示后世。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