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明朝 >> 详情

明世宗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的一生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8-12 | 阅读:1498次
历史人物 ► 明世宗

明世宗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1480—1565)是明代中后期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其一生经历了从寒门士子到权倾朝野,最终身败名裂的戏剧性转折。以下依据史料梳理其生平关键节点及政治轨迹:

明世宗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的一生

一、早年仕途与政治崛起

1. 科举入仕

严嵩生于江西分宁(今修水县),24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因病归乡休养十年。正德年间复出,任南京翰林院侍讲,凭借诗文才华渐露头角。嘉靖初年,因议礼之争中支持世宗尊崇生父,受张璁推荐入京,任国子监祭酒,开启权力上升通道。

2. 攀附皇权策略

严嵩深谙世宗崇道心理,以撰写青词(道教祭祀文书)得宠。嘉靖十五年(1536)任礼部尚书期间,主持营建皇家道观、修订礼制,获"青词宰相"称号。其子严世蕃亦以机敏擅权术,父子形成政治同盟。

二、独揽内阁与权力巅峰

1. 排除异己

嘉靖二十一年(1542)挤走夏言出任首辅后,利用"庚戌之变"(1549年蒙古俺答汗兵临北京)贬斥兵部尚书丁汝夔,又借"曾铣案"构陷夏言致死,确立地位。史载其"凡直陈时政者,皆诬以诋毁,下狱拷掠"。

2. 贪腐网络

严嵩执政期间,卖官鬻爵明码标价,据《明史》记载:"州判三百两,通判五百两"。其党羽鄢懋卿等横行地方,家产富可敌国。嘉靖三十四年抄家时,仅黄金即达三万余两,田产遍布江西数县。

三、倒台与历史评价

1. 徐阶的制衡

次辅徐阶暗中联合道士蓝道行,利用扶乩预言"贤不竞用,奸臣专权",动摇世宗信任。嘉靖四十一年(1562),御史邹应龙劾其父子不法,严世蕃被流放,两年后以"通倭谋反"罪处斩,严嵩削籍返乡,冻饿死于墓舍。

2. 政治遗产争议

严嵩当政二十年,导致边防废弛(倭寇肆虐东南)、财政枯竭(太仓银岁入不及嘉靖初年半数)。但近年有学者指出,其推行"一条鞭法"试点、整顿盐税等政策客观上为张居正改革奠基,反映出明代中期文官体系的制度性腐败。

严嵩的兴衰典型体现了明代内阁政治的双面性:既是皇权衍生的决策中枢,又极易异化为私利集团。其悲剧性结局揭示了绝对权力对人性与制度的双重腐蚀作用。

文章标签:

上一篇:元朝宗教政策与宗教文化交流事件 | 下一篇:清朝建立一统江山

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风云

明朝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1377—1402年?)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1398—1402年在位),其短暂统治被视为明代政治斗争与制度变革的关键转折点。作为明太祖朱

明世宗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的一生

明朝明世宗

明世宗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1480—1565)是明代中后期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其一生经历了从寒门士子到权倾朝野,最终身败名裂的戏剧性转折。以下依据史料

张献忠起义的兴起与失败原因探究

明朝张献忠

张献忠起义是明末农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与失败反映了明末社会矛盾的激化和阶级对抗的剧烈程度。以下从社会背景、起义过程、失败原因及历史影

锦衣卫统帅陆炳传奇

明朝陆炳

锦衣卫统帅陆炳是明代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嘉靖朝锦衣卫最高指挥官(锦衣卫都指挥使),他不仅是明代唯一身兼三公(太保兼少傅)的锦衣卫首

明世宗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的一生

明朝明世宗

明世宗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1480—1565)是明代中后期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其一生经历了从寒门士子到权倾朝野,最终身败名裂的戏剧性转折。以下依据史料

明世宗嘉靖帝的朝政变革

明朝明世宗

明世宗嘉靖帝(1521-1567年在位)的朝政变革是明代中期政治转型的关键阶段,其统治以“大礼议”为开端,引发了一系列制度调整与社会变革,具体可归纳为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