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李白杜甫相逢洛阳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7 | 阅读:3609次
历史人物 ► 李白

李白杜甫在洛阳的相逢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邂逅之一,具体发生在天宝三载(744年)。这次会面被视为“诗仙”与“诗圣”的世纪相遇,具有重要的文史意义。

李白杜甫相逢洛阳

历史背景与细节:

1. 时间考证: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后东游洛阳,杜甫正结束吴越漫游返京途中,二人于春夏之交在洛阳初次相见。时年李白43岁名满天下,杜甫32岁尚未成名。

2. 互动细节:《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等杜诗记载,两人曾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访道求仙、饮酒论诗。李白此时已创作《蜀道难》等名篇,杜甫尚处创作转型期。

3. 文学影响:杜甫现存赠李白的诗作多达15首,如《春日忆李白》展现深厚情谊;李白回赠较少,但《沙丘城下寄杜甫》体现真挚感情。这种不对等的互动引发后世学者对二人关系的讨论。

4. 诗风差异:洛阳相会时,李白已完成个人风格构建,而杜甫正值创作探索期。闻一多称此次相遇"如太阳与月亮碰头",李白浪漫主义与杜甫现实主义倾向在此阶段已有显现。

5. 后续交集:745年二人再聚齐鲁,同访隐士范十。安史之乱后李白入永王幕府,杜甫被困长安,命运轨迹彻底分离,更显洛阳初逢的珍贵。

延伸知识:

唐代洛阳作为东都,文游频繁。同年(744年),贺知章请度为道士还乡,李白作《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可见当时洛阳文坛盛况。

宋代《容斋随笔》载有二人"醉眠秋共被"的轶事,虽可能为后人附会,但反映了对这段友谊的浪漫想象。

现代研究发现,杜甫现存诗作中涉及李白的作品数量远超其他同时代诗人,可见洛阳相遇对其影响之深。

这次相逢不仅是两位伟大诗人的私往,更象征着盛唐诗歌巅峰时期两种创作路径的交汇,其文化意义远超一般文人雅集。

文章标签:

上一篇:大业律令颁布施行 | 下一篇:高季兴建南平小国

李泌谋士:唐朝政治幕后的智囊

唐朝李泌

李泌(722-789)是唐代中期极具传奇色彩的谋略家与政治家,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凭借超凡的政治智慧和灵活的策略选择,在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政

诗人白居易的社会关怀之路

唐朝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是中唐时期最具社会关怀的现实主义诗人,其创作与实践深刻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理想。他的社会关怀之路可从以下多维度

大唐疆域扩展时

唐朝吐蕃

大唐疆域扩展是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军事与政治进程,其扩张过程具有阶段性、战略性和文化融合特征。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初期统一与西北扩张

茶圣陆羽与茶道的传世之旅

唐朝陆羽

茶圣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撰写的《茶经》奠定了茶道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基础。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代复州竟陵

诗仙李白传

唐朝李白

诗仙李白传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李白的江湖人生

唐朝李白

诗仙李白的江湖人生,是盛唐气象与个人狂狷交织的传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富浪漫色彩的诗人,他的一生既有史书记载的清晰脉络,也有民间演绎的恣意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