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申屠嘉刚直拒诏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6-12 | 阅读:945次
历史人物 ► 申屠嘉

申屠嘉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著名的刚直之臣,以严守法令、耿介敢谏著称。“申屠嘉刚直拒诏”一事,典出《史记·张丞相列传》,展现了汉代官僚体系中对皇权的制衡理念。

申屠嘉刚直拒诏

事件背景与经过:

汉文帝宠幸佞臣邓通,特许其铸钱特权,甚至准许其"戏侮朝廷"。丞相申屠嘉多次进谏未果。一日,邓通在朝堂上怠慢礼制,申屠嘉当场斥责,并派使者召邓通至丞相府问罪。文帝派使者持节赦免邓通,申屠嘉却以"朝廷之礼不可废"为由拒绝奉诏,迫使文帝亲自至丞相府说情,邓通方得免罪。此事成为汉代丞相以法制约束皇权的典型案例。

深层历史意义:

1.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汉代丞相"上佐天子理阴阳",拥有驳回诏令的惯例权力。申屠嘉的行为体现了"法高于诏"的政治传统,符合汉初黄老"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2. 律令体系的权威性:汉代《傍章》《越宫律》明确规定朝仪规范,申屠嘉以法律为依据,展现了"刑不上大夫"原则对特权阶层的限制。

3. 文景之治的政风:此事发生于文帝后期(约前162年),正值西汉休养生息阶段,申屠嘉的刚直与文帝的纳谏共同构成了"文景之治"的清朗政风。

延伸知识:

申屠嘉出身材官(低级武职),凭借军功升至丞相,是汉初"布衣将相"群体的代表。这种经历使其更重视法度而非权术。

景帝即位后,申屠嘉因晁错擅改宗庙围墙事欲治其罪,未果愤懑而死,可见其刚直至死的性格一贯性。

对比武帝时期公孙弘"曲学阿世",申屠嘉式的直臣逐渐减少,反映西汉中期中央集权强化的趋势。

此事被班固评价为"(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其精神实质与后来东汉"强项令"董宣一脉相承,构成中国古代司法史上"法不阿贵"的重要传统。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朝二世而亡 | 下一篇:貂蝉巧施美人计除董卓

陈汤矫诏斩郅支

汉朝汉元帝

陈汤矫诏斩郅支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外交事件,展现了陈汤的胆识与战略眼光。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历史背景 郅支单于是匈奴五单于之一,初与

刘秀中兴汉室

汉朝刘秀

刘秀中兴汉室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王朝复辟事件,标志着西汉政权在王莽篡位后的重建。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王莽篡汉与新朝

耿秉威震匈奴

汉朝耿秉

耿秉威震匈奴的事迹主要见于《后汉书·耿弇传》附传。作为东汉名将耿弇的侄子,耿秉是东汉中期对匈奴作战的核心将领之一,其军事活动集中在汉明帝至汉章

霍光辅政安天下

汉朝霍光

霍光辅政安天下:西汉权臣的治国实践与历史影响 霍光(?—前68年),字子孟,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是汉武帝托孤重臣、昭宣中兴的核心政治家

申屠嘉刚直拒诏

汉朝申屠嘉

申屠嘉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著名的刚直之臣,以严守法令、耿介敢谏著称。“申屠嘉刚直拒诏”一事,典出《史记·张丞相列传》,展现了汉代官僚体系中对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