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张骞凿空西域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04 | 阅读:7426次
历史人物 ► 张骞

"张骞凿空西域"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辟,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说明:

张骞凿空西域

一、历史背景

1. 匈奴威胁:西汉初年,匈奴控制河西走廊,威胁中原。为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汉武帝于公元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2. "凿空"含义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凿空"形容张骞打通西域通道的行为,喻指开拓未知领域的壮举。

二、两次出使历程

第一次出使(前138-前126年)

途中被匈奴扣押十年,期间娶妻生子仍持汉节不忘使命

逃脱后辗转抵达大月氏(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虽未达成军事同盟,但带回西域各国情报

归途再遭匈奴扣押,历时13年仅余2人生还

第二次出使(前119年)

携带价值巨万的物资,率300人使团再赴西域

成功联络乌孙等国,并派遣副使分赴大宛(费尔干纳盆地)、康居(哈萨克斯坦)、安息(波斯)等地

三、历史贡献

1. 地理发现

- 首次详细记录西域三十六国位置、物产(如大宛汗血马、于阗玉石)

- 发现康居、奄蔡(里海北岸)等中亚国家

- 听闻安息(帕提亚帝国)、条支(塞琉古王朝)等西亚政权

2. 经济影响

- 促成丝绸之路正式形成,中国丝绸经安息转销至罗马帝国

- 引入葡萄、苜蓿、胡桃等农作物,输出冶铁、凿井技术

3. 政治意义

- 为汉设置西域都护(前60年)奠定基础

- 推动"断匈奴右臂"战略,霍去病河西之战的胜利得益于此

4. 文化传播

- 佛教通过丝路东传的肇始(张骞在大夏见到蜀布与邛竹杖,证明西南商路存在)

- 中西天文学交流(《史记·天官书》载安息"有巫咸通天文")

四、考古印证

1. 悬泉置遗址出土汉简记载西域使团往来

2. 敦煌汉简发现大宛、乌孙等国名记录

3. 新疆尼雅遗址出土带有"汉精绝王"字样的佉卢文书

五、后续影响

1. 班超经营西域时仍利用张骞开辟的路线

2. 唐代玄奘西行路线与张骞所记多有重合

3. 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中对丝路精神的继承

张骞的开拓精神超越了单纯的外交使命,其带回的地理认知使汉代人首次建立起对欧亚大陆的整体空间观念。《汉书·西域传》称其"始开西域之迹",这种双向的文化发现过程,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基本格局。

文章标签:张骞

上一篇:赵高篡权祸乱朝纲 | 下一篇:典韦宛城死战护曹操

汉献帝禅让退位

汉朝刘协

汉献帝禅让退位是东汉王朝终结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统一的大帝国——汉朝的正式终结,同时也是三国时代开启的关键节点。以下从

晁错削藩引叛乱

汉朝晁错

晁错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是西汉初年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军事冲突,其背景与过程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文帝

桑弘羊推行均输法

汉朝桑弘羊

桑弘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理财家和经济改革者,他在汉武帝时期担任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主导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其中均输法是其核心政策之一。均输

张骞凿空西域

汉朝张骞

"张骞凿空西域"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辟,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说明: 一、历史背景

张骞凿空西域

汉朝张骞

"张骞凿空西域"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辟,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说明: 一、历史背景

张骞凿空西域路

汉朝张骞

张骞“凿空西域”是西汉时期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外交探险行动,其背景、过程及影响深刻改变了中国与欧亚大陆的交往格局。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