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秦朝 >> 详情

赵高篡权祸乱朝纲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7-04 | 阅读:166次
历史人物 ► 赵高

赵高秦朝末期权臣,其篡权乱政的行为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以下从史实角度分析其主要作为及影响:

赵高篡权祸乱朝纲

1. 沙丘之变与矫诏立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沙丘宫(今河北广宗)。赵高时任中车府令兼掌符玺,利用职务之便联合丞相李斯篡改遗诏,废长公子扶苏,改立胡亥为秦二世。此举违背秦始皇传位贤能的初衷,直接导致秦朝统治核心的合法性危机。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赵高以“长子刚毅而武勇,即位必用蒙恬为相”威胁李斯,迫使李斯参与政变。

2. 排除异己与清洗朝堂

赵高为巩固权力,策划“指鹿为马”事件(《史记·秦始皇本纪》),通过混淆是非测试群臣忠诚度,随后诛杀持异议者,包括冯去疾冯劫等重臣。他还逼迫秦二世处死蒙恬、蒙毅兄弟,削弱军功集团势力。据统计,秦二世在位期间共有12名公子、10名公主被赵高构陷杀害,宗室力量几近覆灭。

3. 操纵朝政与制度破坏

赵高任郎中令后架空皇权,颁布“督责之术”,鼓励秦二世纵欲享乐以疏于政事。他修改法律加重刑罚,导致“刑者相半于道,死人日成积于市”(《史记·李斯列传》),激化社会矛盾。同时中断秦始皇时期的制度化建设,废除郡县制奏事流程,改由自己独揽奏章批阅权。

4. 军事决策失误与秦军崩溃

赵高隐瞒关东起义军实情,致使章邯军得不到支援。巨鹿之战前,他拒绝调动骊山刑徒增援前线,反而诬陷丞相李斯通敌,致其被腰斩。当刘邦攻入武关时,赵高竟策划弑君,逼迫胡亥自杀,试图与起义军谈判,暴露其政治短视。

5. 历史影响与评价

赵高专权三年(前210-前207年)彻底摧毁秦朝统治基础,导致行政系统瘫痪、军队士气涣散。其权术手段成为后世“宦官干政”的典型案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高之所为,皆亡秦之迹。”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显示,秦律在赵高主政期间出现大量临时增补条款,印证其破坏法制的事实。

赵高的篡权行为不仅是个人野心的体现,更暴露了秦帝国权力制衡机制的缺陷。其通过控制信息传递、扭曲法律工具、培植私人党羽等手段系统性瓦解中央集权,为后世留下深刻的政治警示。

文章标签:

上一篇:范蠡计然致富经 | 下一篇:张骞凿空西域

景监荐商鞅变法

秦朝景监

景监推荐商鞅(或称卫鞅)实施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景监是秦孝公的宠臣,他深知秦孝公渴望富国强兵

巨鹿之战爆发

秦朝宋义

巨鹿之战是中国秦朝末年的一场关键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是反秦起义军与秦军主力的一次战略性决战。以下是关于此战的详细分析: 1. 历

赵高指鹿为马弄权

秦朝赵高

赵高"指鹿为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术典故,其本质是秦朝末年权力斗争中一次精心设计的政治测试。这一事件发生在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间(公元前210-前207年

赵高篡权祸乱朝纲

秦朝赵高

赵高是秦朝末期权臣,其篡权乱政的行为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以下从史实角度分析其主要作为及影响:1. 沙丘之变与矫诏立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沙

赵高指鹿为马弄权

秦朝赵高

赵高"指鹿为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术典故,其本质是秦朝末年权力斗争中一次精心设计的政治测试。这一事件发生在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间(公元前210-前207年

赵高篡权祸乱朝纲

秦朝赵高

赵高是秦朝末期权臣,其篡权乱政的行为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以下从史实角度分析其主要作为及影响:1. 沙丘之变与矫诏立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