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马殷据湖南建楚政权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01 | 阅读:906次
历史人物 ► 马殷

马殷据湖南建楚政权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马殷(852—930),字霸图,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原为秦宗权部将孙儒的裨将。孙儒败亡后,马殷率余部南下,扎根湖南,逐步建立起割据湖南的楚政权(907—951),史称马楚或南楚。

马殷据湖南建楚政权

马殷崛起与割据湖南的历程

1. 军事扩张:马殷于896年攻占潭州(今长沙),被唐昭宗任命为潭州刺史。后借朱温支持,陆续攻占湖南七州(潭、衡、永、道、郴、邵、岳),902年获封武安军节度使,奠定割据基础。

2. 政权建立:907年朱温代唐建梁(后梁),马殷受封楚王,正式建立楚政权,以长沙为中心。此后通过羁縻政策控制岭南部分州县(如桂管、贺州),势力一度扩至今广西东北部。

3. 经济策略:马殷采纳谋士高郁的建议,推行重商政策:(1)发展茶叶贸易,以茶换绢帛、战马;(2)铸造铅铁钱(境内流通)与乾封泉宝大钱(跨区贸易),促进商业;(3)免除商税吸引外商,使长沙成为南方重要商业枢纽。

4. 外交手段:周旋于中原王朝与周边势力之间,向后梁、后唐称臣以获册封,同时与吴、南汉等邻邦保持既有斗争又有联姻的复杂关系。

马楚政权的特点与影响

治湘政策:实行"保境息民",较少参与中原混战,注重本土开发;吸纳流民垦荒,推广桑蚕业,改善水利(如修复龟塘灌溉工程)。

文化融合:湖南境内民族混杂(汉、苗、瑶等),马楚通过笼络豪族、赐爵等方式维系统治,促进各族经济文化交流。

衰落与亡国:马殷死后,诸子争位内耗严重,950年南唐趁乱入侵,951年灭楚。但不久楚将周行逢、周保权父子重建周氏政权(湖南节度使),直至963年归附北宋。

历史地位

马楚是十国中少数以商业立国的政权,其经济发展模式为宋代湖南的繁荣打下基础。《旧五代史》评其"以一隅之地,抗衡中原",反映了五代南方割据政权的典型生存策略。马殷墓(长沙马王堆附近)及长沙出土的"乾封泉宝"钱币均为重要历史遗存。

文章标签:

上一篇:玄武门之变夺位 | 下一篇:远征爪哇损兵折将

楚国内乱亡国

五代十国秦国

楚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其内乱与亡国的过程涉及复杂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因素。以下从多角度分析楚国衰亡的原因及过程:一、政治内斗与王

后周攻南唐取淮南

五代十国周世宗

后周攻南唐取淮南是指五代十国时期(954年-960年),后周世宗柴荣三次南征南唐,最终夺取淮南十四州的重大军事行动。这一系列战役对中原王朝统一南方具有

王朴献《平边策》

五代十国柴荣

王朴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的重要谋士,其《平边策》是一份针对当时割据局面的战略规划,旨在统一天下。该策略展现了王朴的远见卓识,其核心内容

吴越钱俶纳土归宋

五代十国李煜

吴越钱俶纳土归宋是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主动向宋太宗献上领地、户籍和军队,和平归附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举措标志着五代

马殷楚地称王

五代十国马殷

马殷(852年-930年),字霸图,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国的建立者。他在唐末藩镇割据的背景下崛起,通过军事扩张和政治联姻,最终

周行逢据武平

五代十国马殷

周行逢据武平是五代十国时期湖南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周行逢(?—962年),字仲先,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原为南楚马氏政权部将,后趁南楚内乱崛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