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朴献《平边策》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7-18 | 阅读:8665次历史人物 ► 柴荣
王朴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的重要谋士,其《平边策》是一份针对当时割据局面的战略规划,旨在统一天下。该策略展现了王朴的远见卓识,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
王朴提出“攻取之道,从易者始”,主张先攻克实力较弱的南唐、后蜀等南方政权,再集中力量对抗北方的强敌契丹与北汉。这一策略符合“避实击虚”的军事原则,后周世宗依此先后征伐南唐,夺取淮南十四州,为北宋统一奠定基础。
2. 重视经济与军事的结合
他强调“务农积谷”和“精练士卒”,认为需通过发展农业储备粮饷,同时精简军队、强化训练,以保障长期战争的物资供应和战斗力。这与后周世宗推行均田制、整顿禁军的政策相呼应。
3. 分化瓦解敌方联盟
针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王朴建议利用政治手段孤立主要对手。例如,挑拨南唐与吴越的关系,减轻军事压力。这一思想在后来宋太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中得到延续。
4. 边防与内政的统筹
《平边策》特别指出需巩固黄河防线以抵御契丹,同时主张整顿吏治、减轻赋税以稳定后方。后周世宗在位期间改革腐败、疏通漕运,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实践。
扩展知识:
王朴的规划深刻影响了北宋的统一路径。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基本遵循“先南后北”步骤,至宋太宗时期灭北汉,完成中原大部统一。
《平边策》的局限性在于低估了燕云十六州问题的复杂性,北宋后期始终未能有效解决契丹(辽)的威胁。
文中“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的思想,与《孙子兵法》中“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一脉相承,体现了传统战略智慧。
王朴的《平边策》不仅是五代时期的重要军事文献,更为后世提供了割据时代统一的经典范本。其系统性思维和务实精神,至今仍被历史学者所称道。
文章标签:平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