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干宝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8-05 | 阅读:3056次历史人物 ► 干宝
干宝(约286年-336年),字令升,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河南新蔡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史学家,其史学成就常被后世忽略。以下是关于干宝的主要信息和相关史实:
1. 史学贡献
干宝曾担任东晋著作郎,参与编修国史。《晋书·干宝传》记载他“著《晋纪》二十卷”(一说二十三卷),记事起自西晋宣帝司马懿,止于东晋愍帝司马邺,该书虽已散佚,但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在《史通》中高度评价其“直而能婉,甚为当时所称”。《晋纪》以编年体写成,被后世视为东晋初年重要的史学著作。
2. 《搜神记》与志怪文学
干宝因家族经历(其父妾葬后复生、兄长死后托梦等事件)笃信鬼神,遂撰《搜神记》三十卷,收录民间传说、神灵异事,开中国志怪小说先河。该书虽多涉怪诞,但部分内容反映了魏晋社会风俗与宗教信仰,如“董永葬父”“李寄斩蛇”等故事成为后世文学经典。《搜神记》原书宋代已佚,今本为明人辑录。
3. 政治与学术背景
干宝历经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随晋室南渡。他曾被王导举荐参与“修国史”,反映了东晋初期统治者对重建文化正统的重视。其史学观念注重“实录”,但受时代局限,也掺杂谶纬思想。他与葛洪(《神仙传》作者)同时代,共同体现了魏晋玄学与神秘主义交织的学术风气。
4. 其他著作与影响
除《晋纪》《搜神记》外,干宝还著有《春秋左氏义外传》《周易注》等,均佚。清代学者严可均《全晋文》辑录其佚文十余篇。其《搜神记》对唐代传奇、明清小说(如《聊斋志异》)影响深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其为“鬼神志怪之书之冠冕”。
5. 家族与生平细节
干宝之祖父干统曾任东吴奋武将军,父亲干莹为丹阳县丞。其兄干庆曾死而复生,启发了干宝对生死界限的探究。干宝本人在晚年出任山阴县令、始安太守等职,最终官至散骑常侍。
干宝的学术地位特殊,既是正统史家,又是六朝志怪文学的代表人物,体现了魏晋时期史学与文学、理性与迷信的复杂交融。
文章标签:
上一篇:陆逊:江东谋士,白衣渡江显英豪 | 下一篇:慕容白曜平定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