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晋朝 >> 详情

陶渊明归田园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5-29 | 阅读:2420次
历史人物 ► 陶渊明

1.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被誉为“田园诗派”创始人。其生平经历与归隐选择深刻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矛盾。

陶渊明归田园

2. 归隐背景:

- 政治动荡:东晋末年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出身没落士族,虽曾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职,但厌恶官场腐败(如“不为五斗米折腰”典故)。

- 思想影响:受老庄哲学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思想双重熏陶,形成“自然无为”的人生观。

3. 田园生活实践:

- 躬耕南亩:归隐后亲自从事农业劳动,作品如《归园田居》详细描绘种豆、采菊等场景,体现“农本”思想。

- 文学创作:开创田园诗题材,代表作《桃花源记》构建理想社会,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超脱。

4.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其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苏轼评“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 文化符号:成为后世文人“隐逸文化”的象征,如王维孟浩然等均受其影响。

5. 扩展知识:

- 陶渊明嗜酒,作品中提及酒意象达40余处,《饮酒》组诗展现其借酒悟道的心境。

- 现存诗作120余首,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陶渊明集》为最早辑本。

- 现代学者陈寅恪指出,陶渊明之隐逸实为“政治性退避”,具有反抗门阀统治的深层意义。

文章标签:陶渊明

上一篇:群儒会宴论天下 | 下一篇:北地卢氏:巾帼英雄谱

王献之书法创新

晋朝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二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革新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大

北伐名将桓温录

晋朝桓温

《北伐名将桓温录》 一、桓温生平概览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著名军事家、权臣。出身谯国桓氏,为桓彝之子,娶晋

桓玄篡位建楚

晋朝桓玄

桓玄篡位建楚是东晋末年一场重要的政治事变,其背景与过程深刻反映了门阀政治的衰落和寒门军阀的崛起。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桓玄的崛起背景

晋愍帝长安陷落

晋朝晋愍帝

晋愍帝长安陷落是西晋末年一场标志性事件,发生于公元316年,直接导致西晋王朝的覆灭。以下从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历史背景1. 八王之乱削弱

陶渊明归去来兮

晋朝陶渊明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辞赋作品,创作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标志着他结束仕宦生涯、回归田园生活的思想转折。以下从背景、内容

隐士陶渊明归去来

晋朝陶渊明

隐士陶渊明与《归去来兮辞》:仕隐抉择背后的思想脉络与社会语境 陶渊明(约365—427年),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其《归去来兮辞》是中国文学史上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