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宋金签署绍兴和议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06 | 阅读:1273次
历史人物 ► 宋高宗

宋金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国于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签订的重要和平协议,结束了持续十余年的宋金战争。以下是该和议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背景:

宋金签署绍兴和议

1. 历史背景

南宋建立初期,宋高宗赵构一度主张抗金,但随着战局变化,朝廷内部主和派逐渐占据上风。岳飞的北伐虽取得阶段性胜利(如郾城大捷),但因高宗与秦桧担心武将权力过大,最终以“莫须有”罪名处死岳飞,为和议扫清障碍。金国方面,由于连年征战损耗巨大,权臣完颜宗弼(兀术)也倾向议和。

2. 协议核心条款

- 领土划分:南宋正式承认金国对淮河以北地区的统治权,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北宋故都汴京(今开封)及关中地区尽归金国。

- 称臣纳贡:南宋向金称臣,每年缴纳“岁币”银25万两、绢25万匹。

- 政治地位:金册封宋高宗为“宋帝”,南宋在名义上成为金国的藩属国。

- 附加条件:南宋不得无故更换宰相(实为保障秦桧地位),并需遣返北方南逃的军民。

3. 后续影响

- 南宋偏安局面形成:和议后南宋放弃北伐,转向内部发展,经济文化繁荣(如临安成为世界级都市),但军事逐渐衰弱。

- 金国统治固化:金国获得稳定的岁币补给,加速了汉化进程,但后期因腐化导致国力衰退。

- 民族情绪与历史评价:岳飞之死成为汉族民族主义的象征,后世对高宗和秦桧的妥协多有批判;而金国方面则将和议视为战略胜利。

4. 延伸知识

- 绍兴和议并非宋金首次和议。1129年宋金曾达成“建炎和议”,但很快破裂。

- 金国在1142年归还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及徽宗灵柩,作为和议的象征性让步。

- 该和议维持了20年相对和平,直至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和约发动南侵。

绍兴和议标志着宋金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此后南宋虽通过隆兴和议(1164年)略微改善地位,但直至蒙古崛起前,南北分治的局面始终未变。这一事件深刻影响了中国南北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走向。

文章标签:和议

上一篇:孟知祥据后蜀 | 下一篇:元朝与吐蕃联姻

狄青平南建功勋

宋朝狄青

狄青是北宋著名将领,以平定岭南侬智高之乱而闻名,其军事才能和治军策略在宋代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 狄青的生平与早期经历 狄青(1008年-1057年)

包拯开封府断冤案 (1057年)

宋朝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北宋著名清官,以刚正不阿、断案如神著称。他在1057年(嘉祐二年)权知开封府,虽任职仅一年有

陆游诗词忧国

宋朝陆游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其诗词以忧国忧民为核心主题,深刻反映了南宋偏安一隅、山河破碎的时代背景。他的创作既继承了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纲抗金守东京

宋朝靖康之变

李纲抗金守东京是南宋初期抵御金军入侵的关键战役之一,展现了李纲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抗敌决心。1126年(靖康元年),金军南下围攻北宋都城东京(今

宋高宗建炎南渡录

宋朝宋高宗

《宋高宗建炎南渡录》是记录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为躲避金兵南下,从汴京(今开封)南渡至临安(今杭州)建立政权的重要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北宋灭

宋高宗赵构南渡

宋朝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南渡是南宋建立的关键历史事件,标志着宋朝政治中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开启了南宋王朝的统治时期。建炎元年(1127年),金军攻陷北宋首都汴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