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曾巩文章典雅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21 | 阅读:817次
历史人物 ► 曾巩

曾巩(1019—1083),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以典雅平正、严谨凝练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注重史实考据与道德教化,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文章典雅的特点及成因:

曾巩文章典雅

一、 宗经复古的文学观念

曾巩推崇“文以载道”,主张文章应以六经为范本。他在《南齐书目录序》中强调“明圣人之道”为文之本,其作品常引用《诗经》《尚书》等经典,句式工整,用词典雅。例如《墨池记》通过王羲之练字典故阐发“深造道德”之理,融合叙事与议论,逻辑严密而无浮华之辞。

二、 结构严谨,章法考究

曾巩擅长议论文,注重谋篇布局。如《战国策目录序》以史为鉴,先评述战国策士之弊,再论证“先王之道”的永恒性,层层递进,首尾呼应。清人方苞评其文“如法吏断案,一字不可增减”,可见其精炼程度。

三、 语言质朴而内蕴深厚

不同于欧阳修的“情韵绵邈”,曾巩文风更显克制。例如《寄欧阳舍人书》谈墓志铭写作,仅用“蓄道德而能文章”七字概括标准,言简意赅。这种“瘦硬通神”的语言风格,源自他对汉代贾谊董仲舒的模仿,摒弃骈俪雕琢,以理服人。

四、 史学修养与实证精神

曾巩曾任史馆修撰,主持校勘《战国策》《新序》等典籍,其文章常体现史家笔法。《越州赵公救灾记》详细记录赈灾流程,数据精确,叙述客观,被后世视为宋代纪实文学的典范。

五、 道德教化与实用取向

作为理学前驱,曾巩文章多有教化色彩。如《宜黄县学记》强育需“正,笃恩义”,将地方官学建设与国家治理结合,体现“文以经世”的思想。这种倾向影响了南宋理学家的文风。

补充:历史评价与影响

王安石称其文章“纡余委备,容与闲易”,朱熹则认为“南丰文确实,有法度”。

清代桐城派奉曾巩为古文典范,方苞、姚鼐均借鉴其章法。

海外汉学研究者如日本京都学派,关注其作品中的儒学实践性。

曾巩的典雅文风,本质是北宋士大夫“内圣外王”理想在文学上的投射。他以史实为基、以道德为核的创作理念,对宋代古文运动“去浮华、重实用”的转向具有关键作用。

文章标签:

上一篇:安重荣反叛后晋 | 下一篇:元朝与钦察汗国联姻

宋金盟约与澶渊之盟的签订

宋朝

宋金盟约与澶渊之盟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和议协定,分别代表了宋朝与北方政权在不同时期的战略妥协,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

名将韩世忠战记

宋朝韩世忠

名将韩世忠战记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南宋抗金名将,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并称“中兴四将”。出身贫寒,早年从军,以勇猛善战闻名,历经宋徽宗

宋太祖时期的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探究

宋朝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960-976年)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奠定了宋朝三百余年的统治基础。其改革涉及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军事体制、经济政策等

宋孝宗的内政外交政策

宋朝宋孝宗

宋孝宗赵昚(1127-1194)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1162-1189)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恢复国力、稳定政局的内政外交政策,史称"乾淳之治"。其政策特点如下:内政

曾巩南丰先生传

宋朝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传世文献以散文成就最高,尤擅碑志、序跋,风格典雅平正

曾巩南丰先生集

宋朝曾巩

《南丰先生集》是北宋文学家曾巩的诗文集,因其籍贯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世称“南丰先生”,故文集得此名。曾巩(1019—1083年)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