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曾巩南丰先生传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7-12 | 阅读:9903次
历史人物 ►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传世文献以散文成就最高,尤擅碑志、序跋,风格典雅平正,逻辑严密,被后人誉为“曾南丰体”。以下依据史实详述其生平与贡献:

曾巩南丰先生传

一、家世与早年经历

1. 家族背景

曾巩出身江西南丰望族,祖父曾致尧为宋初名臣,父曾易占官至太常博士。家族重视儒学教育,藏书丰厚,为曾巩兄弟(曾晔、曾肇等)的学术成长奠定基础。

2. 少年聪慧

十二岁能文,二十岁以《六论》名动京师,欧阳修见其文惊叹:“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但其科举之路坎坷,39岁方中进士,与王安石同科。

二、仕宦与政绩

1. 地方治理

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等地知州,政绩卓著:

- 齐州任上:严惩豪强,剿灭盗匪,疏浚大明湖,建北水门调节水利,百姓刻石颂德。

- 洪州救灾:逢瘟疫时,下令腾官舍收治贫病者,配发药物粮食,活民数万。

2. 中央任职

晚年任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主持修纂《五朝国史》,拟定《太祖总论》,主张“仁政为本”,惜未完成全书。

三、文学与思想

1. 散文成就

- 结构严谨:如《墨池记》由王羲之练字引申治学之道,层层递进,朱熹赞其“文字有法度”。

- 史论精辟:撰《战国策目录序》,批判纵横家“惑流俗而不笃于自信”,体现儒家正统史观。

2. 理学影响

周敦颐、二程交往密切,其《宜黄县学记》强化“始于童子之渐”,被后世视为理学教育思想先导。

四、家族与交游

1. 曾门六俊

其弟曾布(官至宰相)、曾肇(礼部侍郎)均显于时,家族号称“南丰七曾”,门风清正。

2. 文坛网络

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互动频繁。王安石称其文“雄浑瑰伟”,苏轼晚年自评文章“不如子固”。

五、历史评价

《宋史》记载:“巩性孝友,父亡,奉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

清代桐城派方苞将其与韩愈、欧阳修并列,推崇为“义法”典范。

曾巩墓今存江西南丰县源头村,其诗文收入《元丰类稿》。作为北宋古文运动关键人物,其文风与人格对后世士大夫影响深远,堪称儒林典范。

文章标签:先生传

上一篇:刘言逐周行逢 | 下一篇:元朝兴建白塔寺

贾似道误国权相

宋朝贾似道

贾似道是南宋晚期权相,以其误国乱政著称,其执政对南宋灭亡负有重大历史责任。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误国行为及历史背景:1. 专权乱政与排斥异己 贾似道

晏殊太平宰相记

宋朝皇祐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宰相,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其政治生涯与文学成就均堪称典范,被后人誉为“太平宰相

曾巩南丰先生传

宋朝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传世文献以散文成就最高,尤擅碑志、序跋,风格典雅平正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宋朝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北宋王朝覆灭的关键事件,发生于靖康元年(1126年)至靖康二年(1127年),最终导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

曾巩南丰先生传

宋朝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传世文献以散文成就最高,尤擅碑志、序跋,风格典雅平正

曾巩南丰先生集

宋朝曾巩

《南丰先生集》是北宋文学家曾巩的诗文集,因其籍贯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世称“南丰先生”,故文集得此名。曾巩(1019—1083年)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