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朝天文历法进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09 | 阅读:7508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元朝在天文历法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元朝天文历法进

1. 授时历》的编纂

元世祖忽必烈郭守敬、王恂等人编订《授时历》,于1281年正式颁行。该历法参考了前代历法(如《大明历》),并基于实地观测数据,精度极高。其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行公历(格里高利历)数值一致,领先世界300余年。《授时历》还改进了朔望月、交点月等计算方法,成为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沿用至明末)。

2. 天文仪器创新

郭守敬设计制造了十余种天文仪器,包括:

- 简仪:简化传统浑仪结构,提高观测效率,被誉为“元代科技的代表作”。

- 仰仪:用于测量日影和天体方位。

- 高表:改进传统圭表,增设“景符”提升测影精度。

这些仪器为天文观测提供了更精确的数据。

3. 大规模天文观测

元朝在全国设立了27个观测站(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南海),进行纬度、日影等测量,规模远超前代。其中登封观星台遗址至今保存,印证了元朝测量的科学性。

4. 回回天文学的融入

元廷设立回回司天台(今北京),引进阿拉伯天文学知识。波斯学者札马鲁丁进献《万年历》,并带来阿拉伯仪器如“地球仪”和“星盘”,促进了中西天文学交流。

5. 历法传播与影响

《授时历》东传朝鲜、日本,朝鲜《七政算内篇》即以其为基础。明代《大统历》几乎沿用《授时历》体系,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补充知识:元代天文学发展得益于政府支持,忽必烈重视实用科学,将天文视为“正朔”象征。郭守敬等人融合数学、工程学知识,体现了多元文化交汇下中国科技的巅峰成就。

文章标签:天文历法

上一篇:泉州港海外贸易盛 | 下一篇:曾国藩与湘军崛起的原因分析

元军平定云南大理

元朝探马赤军

元军平定云南大理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军事征服活动,发生在13世纪蒙元时期。以下是相关史实及扩展内容:1. 背景与动机 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为实施对

元朝天文历法进

元朝元朝

元朝在天文历法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授时历》的编纂 元世祖忽必烈命郭守敬、王恂等人编订《授时历》,于1281年正式颁行

元顺帝北遁草原

元朝元顺帝

元顺帝北遁草原是元朝灭亡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终结和北元政权的开端。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背景与原因政治衰败:元朝后

也先不花镇西域

元朝不花

也先不花是察合台汗国时期的一位重要蒙古贵族,活跃于14世纪,其生平与西域(中亚及新疆地区)的历史密切相关。作为察合台汗国的统治者之一,他在维护蒙

元朝天文历法进

元朝元朝

元朝在天文历法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授时历》的编纂 元世祖忽必烈命郭守敬、王恂等人编订《授时历》,于1281年正式颁行

元朝文人墨客与文化艺术繁荣

元朝元朝

元朝虽然由蒙古族建立,但其文化艺术却呈现出独特的多元繁荣景象,尤其在文人创作、戏曲发展、书画艺术和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成就显著。以下从多个角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