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朝航海技术进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11 | 阅读:6937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元朝的航海技术在继承宋代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元朝航海技术进

1. 船舶制造技术

元代海船以"沙船"为代表,采用平底设计,适航性强,适合沿海及内河航行。福船(福建地区制造)则擅长远洋,采用水密隔舱技术,提高了抗沉性。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沉船已具备13个水密隔舱,元代延续并改进了这一技术。官方设有多处造船厂,如松江、泉州等地,《元史·食货志》记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曾一次性建造海船3000艘。

2. 导航与天文定位

沿用并完善了宋代"过洋牵星术",通过观测北极星高度确定纬度。元代《大元海运记》详细记录了航路与导航方法。指南针普及化程度更高,出现罗盘与海图结合使用的记载,汪大渊岛夷志略》提到"定向行舟"。

3. 远洋航线拓展

元代开辟了从太仓刘家港至直沽(今天津)的北洋漕运航线,年运粮量达300万石以上。南海航线经泉州、占城直达波斯湾,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记载中国海船常驻印度卡利卡特。官方七次派亦黑迷失出使南洋,最远抵达印度半岛。

4. 港口建设与管理

设市舶司于泉州、广州庆元(宁波)等七处,泉州成为国际大港,马可·波罗称其"东方第一大港"。至元十四年(1277年)颁布《市舶则法》,细化船舶管理、税收制度。摩洛哥人记载泉州港可泊大船数百艘。

5. 军事航海应用

至元十八年(1281年)第二次东征日本出动4400艘战船,虽因台风失败,但显示了大规模舰队组织能力。水师在征爪哇(1292年)时出动战船千艘,航程达3000海里。后期为防倭寇,沿海设巡检司。

6. 中外技术交流

波斯人札马鲁丁进献《回回历法》,改进天文导航。阿拉伯三角帆技术传入中国,促进帆具改良。1291年畏兀儿人亦黑迷失率舰队访问南印度,带回当地航海经验。

元代航海受官府严格控制,后期因海禁政策限制了民间发展,但为郑和下西洋积累了技术基础。现存《海道经》中的北洋航线记载,正是元代漕运经验的总结。

文章标签:航海技术

上一篇: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政治生涯 | 下一篇:朱元璋严惩贪腐

元朝开普陀山佛事

元朝元朝

元朝对普陀山佛教事务的推动,是中国佛教史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作为藏传佛教(喇嘛教)盛行的朝代,元朝统治者对普陀山这一观音道场的

元朝与察合台汗国战争

元朝元朝

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的战争是14世纪蒙古帝国内部权力斗争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成吉思汗后裔诸汗国之间的复杂矛盾。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察合台汗国的分裂与元朝

元英宗新政被弑

元朝元英宗

元英宗新政被弑是元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反映了元朝中后期尖锐的统治集团矛盾。元英宗硕德八剌(1320—1323年在位)即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

元朝征安南失败

元朝元朝

元朝对安南(今越南北部)的征伐是元世祖忽必烈及后继者发动的多次军事行动,但均以失败告终。这一系列战争既反映了元朝扩张的野心,也暴露了其战略和

元朝开普陀山佛事

元朝元朝

元朝对普陀山佛教事务的推动,是中国佛教史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作为藏传佛教(喇嘛教)盛行的朝代,元朝统治者对普陀山这一观音道场的

元朝与察合台汗国战争

元朝元朝

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的战争是14世纪蒙古帝国内部权力斗争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成吉思汗后裔诸汗国之间的复杂矛盾。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察合台汗国的分裂与元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