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西周 >> 详情

周成王桐叶封弟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5-23 | 阅读:7642次
历史人物 ► 周成王

周成王桐叶封弟

周成王“桐叶封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记载于《史记·晋世家》等文献,反映了西周早期政治中的诚信与礼制观念。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典故背景

周成王年幼时与弟弟叔虞玩耍,将一片桐叶剪成玉圭形状,戏言封其为诸侯。辅政的周公得知后,坚持“天子无戏言”,促成叔虞受封于唐国(后改称晋国),成为晋国始祖。

2. 政治意义

- 礼制约束:周公强调君主言行须符合礼法,即使戏言也需兑现,以维护王权威严。

- 分封制度:西周通过分封宗室巩固统治,叔虞受封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典型案例。

- 历史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此事可能为后世附会,因《吕氏春秋》记载主角为周成王与周公,而非叔虞。

3. 考古佐证

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显示,叔虞之子燮父改国号为“晋”,与文献记载相符,间接佐证分封的真实性。

4. 文化影响

- 诚信象征:后世常以此典故强调“言出必行”,如唐代柳宗元《桐叶封弟辩》探讨君主决策的合理性。

- 晋国崛起:叔虞受封为晋国奠定基础,春秋时期晋文公成为“五霸”之一,影响周代政治格局。

5. 延伸知识

- 西周分封对象除宗室(如鲁、燕)外,还包括功臣(如齐国姜尚)和先代贵族(如宋国微子启)。

- 桐叶封弟的“唐”地位于今山西翼城,后因燮父迁都至晋水之滨而更名。

综上,这一典故不仅体现西周政治智慧,也为研究早期分封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其文化内涵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文章标签:

上一篇:太康失国后羿代夏 | 下一篇:孔子周游列国传道

周烈王秦献公

西周周烈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周烈王与秦献公是两位重要的君主,分别代表了周朝与秦国的不同发展阶段。周烈王(公元前375年—公元前369年在位)是东周时期的一位周

周敬王孔子生

西周周敬王

周敬王时期(公元前519年—前476年)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晚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加剧,周王室权威进一步衰落。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作为儒家学派创始

周成王桐叶封弟

西周周成王

周成王“桐叶封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记载于《史记·晋世家》等文献,反映了西周早期政治中的诚信与礼制观念。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典

周惠王王子颓乱

西周周惠王

周惠王时期的王子颓之乱是东周初期一场重要的王室内部权力斗争,发生于公元前675年至公元前673年,反映了周王室衰微下诸侯干预王室内政的态势。背景与起

周成王桐叶封弟

西周周成王

周成王“桐叶封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记载于《史记·晋世家》等文献,反映了西周早期政治中的诚信与礼制观念。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典

辛公甲在西周政治中的影响

西周周成王

辛公甲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周成王至周康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作为周王室的核心辅臣,他的政治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