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马可波罗游历
朝代:元朝 | 时间:2024-06-27 | 阅读:4739次历史人物 ► 忽必烈
马可波罗游历中国纪实
马可波罗是十三世纪著名的意大利探险家和商人,他的足迹遍布当时世界最遥远的角落。在他的一生中,马可波罗两次到访中国,并且在蒙古帝国皇帝忽必烈的宫廷中生活了近二十年。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编撰成《马可波罗游记》,为西方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神秘东方的窗户。
1271年,年仅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尼科洛和叔父马泰奥踏上了通往中国的旅程。他们一行人由威尼斯出发,经过长期的艰难跋涉,终于于1275年到达了大都(今北京)。马可波罗一行人在蒙古统治下的中国境内游历了数年,目睹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以及社会风俗都有详细的记录。他首先对蒙古大汗忽必烈的统治方式给予高度称赞。马可波罗写道,忽必烈"智谋过人,善于驾驭众人,善于经营天下"。他称赞忽必烈"极为明智"、"待自己的子民有如父之慈爱"。马可波罗还充分肯定了蒙古人的军事实力和战争勇气,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勇猛善战的民族"。
在经济方面,马可波罗对中国的繁荣景象赞叹不已。他记述道,大都是"一座十分繁荣富庶的城市",到处可见"高贵的宫殿和美丽的房舍"。他还被中国先进的货币制度所惊叹,赞美纸币作为通用货币的优越性。马可波罗特别提到,中国人都使用纸币而不用金银钱币,这在西方实在是闻所未闻的。
在社会生活方面,马可波罗也详细记录了中国人的独特风俗。他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服饰、宗教信仰等都有生动的描述。令马可波罗惊讶的是,中国人"不食狗肉,也不吃马肉",相反他们会食用驼肉和骆驼奶。马可波罗还特别提到了中国人最为著名的发型-辫子,并认为这种发型非常优雅漂亮。
在此次旅程中,马可波罗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的社会文化,还成为了忽必烈的亲信。据记载,马可波罗曾多次受到忽必烈的委派,担任宫廷重要职务。他还在中国境内进行过许多次敏感的外交和商务谈判任务。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近20年,对宋、元两朝的历史和现状都有精深的了解。
1295年,马可波罗返回威尼斯,并在之后的几年中将其在中国的见闻整理成书,形成了享誉全球的《马可波罗游记》。这部巨著对于当时的欧洲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马可波罗的文字生动形象,让西方人第一次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认知。
《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极大地拓展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这部作品为后来的许多探险家和传教士打开了通往中国的大门,为欧洲人认识和了解东方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马可波罗的足迹为现代旅行奠定了基础,他的游记也成为了西方人探索中国的重要文献。
文章标签:探险家
上一篇:范仲淹提出"八股文" | 下一篇:徐階 - 洪武版图扩张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