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宋钦宗被俘北迁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27 | 阅读:9447次
历史人物 ► 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是北宋第九位皇帝,1125年即位,次年改元靖康。他在位期间正值金国大举南侵,导致1127年爆发“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以下是关于他北迁的具体史实和相关背景:

宋钦宗北迁

1. 靖康之变的背景

- 1125年,金国在灭辽后趁势南下,分东西两路攻宋。宋徽宗仓促传位给钦宗,试图推卸责任。

- 钦宗启用主战派李纲防守汴京(今开封),一度击退金军,但因投降派占上风,罢免李纲,导致战局恶化。

- 1126年冬,金军二次南下,包围汴京,城内粮草断绝,守军溃散。

2. 汴京陷落与皇室

- 1127年(靖康二年),金军攻破汴京,胁迫钦宗亲自到金营议和,随后扣押他和徽宗为人质。

- 金军废黜徽、钦二帝,另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国号“大楚”,史称“靖康之变”。

- 金军掳走徽宗、钦宗及后妃、宗室、官员等数千人,同时洗劫宫廷珍宝、典籍、仪仗等,史称“靖康之耻”。

3. 北迁过程与囚禁生活

- 人员分七批押往金国上京(今黑龙江阿城),途中备受。钦宗与徽宗被迫穿着丧服,在金太祖庙行“牵羊礼”以示臣服。

- 抵达上京后,徽宗被封“昏德公”,钦宗被封“重昏侯”,囚禁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 据《宋俘记》记载,钦宗在北迁途中目睹妻女受辱,其皇后朱琏因不堪屈辱自尽。

4. 后续影响与历史评价

- 钦宗之弟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但未积极营救父兄,甚至因政治考虑与金国议和,导致徽、钦二帝终老异乡。

- 宋钦宗于1156年病逝,享年56岁。金世宗将其葬于永献陵(今河南巩义附近),但确切位置成谜。

- 南宋朝廷长期将“迎回二圣”作为政治口号,岳飞曾以此主张北伐,但最终成为宋高宗猜忌的借口。

5. 扩展知识

- 文化浩劫:金军掳走的典籍、书画包括《宣和画谱》所载珍品,部分流失北方,影响了宋金文化交融。

- 外交屈辱:南宋与金国的《绍兴和议》(1141年)中,宋高宗向金称臣,并默认钦宗未被释放的事实。

- 民间记忆:后世文学作品如《说岳全传》强化了钦宗的悲剧形象,而真实历史中他的优柔寡断被视为亡国重要原因。

宋钦宗的标志着北宋的终结,其经历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皇室灾难的典型案例,反映了乱世中皇权的脆弱性。

文章标签:

上一篇:刘仁恭父子割据 | 下一篇:元朝宫廷乐舞发展

宋宁宗:政治改革与文化繁荣并举

宋朝宋宁宗

宋宁宗赵扩(1168年-1224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1194年-1224年)在政治改革与文化发展方面均有显著举措。虽然其统治常被视为南宋由盛转衰的过渡

宋朝的宗教政策与文化交融

宋朝宋朝

宋朝的宗教政策与文化交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时期,其特点在于官方对宗教的宽容态度与多元文化的深度互动。这一时期,儒、释、道三教并立,同

郭守敬与宋朝的科技进步

宋朝宋朝

郭守敬(1231—1316)是元朝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虽然他的主要成就集中在元代,但其科学思想的形成与宋朝的科技进步有密切联系。宋朝(960—

宋夏好水川激战

宋朝三川口之战

宋夏好水川激战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041年(宋仁宗庆历元年,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地点在今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北的好水川地区

宋钦宗靖康罹难录

宋朝宋钦宗

《宋钦宗靖康罹难录》记述了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年)宋钦宗赵桓及其皇室成员在金兵南侵中遭受的国难。这一事件是北宋灭亡的直接标志,史称"靖康之变"。

宋钦宗靖康南逃

宋朝宋钦宗

宋钦宗靖康南逃这一表述在历史上并不准确,因为宋钦宗赵桓并未成功南逃。靖康之变(1126-1127年)中,他与父亲宋徽宗一同被金军俘虏,最终死于北方。以下
友情链接